“从赵国刚得来的情报,反间计已经奏效,赵惠文王中计,把廉颇从前线革职易帅,押回了邯郸城,打入大牢,用不了多久,白起就能大败赵军了。”
澹台清儿饶有兴趣地看着辰凌,狐疑道:“君上一直对这秦国的白起,赵国的廉颇,格外看重,好像没了廉颇,白起一定会大破数十万赵军,比清儿的占卜天算之法还有准,让清儿很吃惊呢!”
辰凌干笑两声,虽然跟澹台清儿神交已久,心灵相通,但是他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事,还真不好说出口,太惊世骇俗了,这是他的秘密,不想暴露出来,让世人所不容。
“我在魏国当都尉的时候,跟这两个人,都打过交道,气度不凡,颇有名将少年之风采,即便我与这二人对敌,也没有胜出的把握,当时相见,我心中就暗自在想,如果能网入燕国,为我所用,如虎添翼!”辰凌解释道。
“君上想就走廉颇,为燕所用?”澹台清儿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
辰凌点头道:“正有此意。”
澹台清儿点了点螓首,说道:“征战多方,攻心为上;牢笼有术,驯心实难。廉颇乃赵国大将,不久燕国就要吞赵,如何让廉颇心悦诚服归顺燕国,需要好好斟酌对策。”
辰凌叹道:“我也为此事犯愁,如何能把此人说服?据我所知,这廉颇只是赵国普通士族出身,不像马服君赵奢,皇室宗亲,很那驯服,廉颇没有皇室的背景,如果能在他落难的时候,拉他一把,委以重任,日后定能效死命的!”
其实辰凌知道,廉颇是赵国名将不假,但是在长平之战后,廉颇步入暮年,在赵并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最后还老死在楚,去世后葬于寿春郊外。
这样的人,属于赵国草根阶层出身,就好比赵国吴起、乐毅,魏国张仪、苏秦、商鞅等人一样,不会拘泥于诸侯本国,他们身有乾坤大才,渴望一展抱负,需要欣赏他的舞台,目光放的长远,最容易被其它诸侯重用,他们心中装的不是‘小诸侯’,而是盛放‘大天下’!
澹台清儿沉思道:“如今廉颇入狱,如果咱们马上让人接头,很容易引起廉颇的怀疑,觉得咱们燕国没安好心,此事急不得,可先让赵国那边的人,先开导开导廉颇,旁敲侧击,劝说他想开一些,不能吊死在赵国这个弃他之地,要放眼天下,不必特意指出咱们燕国来。”
“这段时间密切关注赵惠文王的动向,一旦前线失守,赵王要杀廉颇发泄,就立即营救,如果赵王不再关注他,就暂时让廉颇老实待在牢房里,让他自己多思考一番,等我燕军攻破邯郸,掠走赵国君臣的时候,再把廉颇掠到燕国了,由君上亲自去探望求贤,不怕他不感激涕零!”
“妙哉!哈哈,清儿真是我诸葛孔明也!”辰凌拍掌大笑,对澹台清儿的智谋,真的是佩服之极了。
澹台清儿纳罕道:“诸葛孔明?何许人也!”
辰凌冷汗直冒,又口无择言,不小心冒后世人物名了。
……
秦军数千人押运着百车粮草,浩浩荡荡从空仓岭出发,向光狼城运输,这些粮草,只有外围几车表面有粮食,其余车里都是沙土和干草,冒假的粮草!
潜伏在山林的赵军精锐,看到秦军粮草车来到,都鼓舞精神,在剧锋的指挥下,对着押运士兵一阵乱箭,然后杀出山林,开始纵火烧毁粮草,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把百车粮食点着了,然后撤往山脉深处。
半日之后,狼烟信号点燃,通知后方壁垒的赵军统帅,粮草已经烧毁,任务完成了。
赵梁、杨元继把这个消息及时禀告给了赵成,其实壁垒城墙上的守卒将领也早发现,光狼城的后方,似乎浓烟四起,也猜到有大事发生,赵成得知秦军百车粮草被烧之后,兴奋起来,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出兵反攻之事。
“秦军的粮草,通常在半个月运送一次,由于前线数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巨大,估计现在光狼城内的粮食,只够联军四五天的,等秦军的粮草一光,后方粮草运送还有十日的空档期,这个期间,就是我军反击的最佳时刻!”
高信等将领听到这个消息,都忍不住大呼过瘾,终于可以出城迎敌了。
赵成信誓旦旦道:“接下来,我们要看看秦韩两军的战力如何,以及城内外锅灶的数量,就可以判断敌军的虚实了,当锅灶量减少到两三成的时候,就是我军出兵反击之日!”
赵军将领闻言,都忍不住雀跃起来,摩拳擦掌,准备要大干一场。
接下来几日,赵成、高信等赵军大将都站在城头,亲自督战,果然,发现联军的体力下降的厉害,攻势减弱不少,而且每到做饭店,联军城内外的锅灶炊烟数量,每日骤减两成,看来秦韩两军已经粮草短缺,正在减食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