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你我君臣之约,日后寡人在燕京,为你庆功!”
廉颇恭敬站起来,抱拳行礼:“廉颇定不负君上之王命!”
如此一来,安排了廉颇防秦,让辰凌缓松了一口气,压在心中的大石也放下来。
韩、魏、楚三军都不知燕京的新武器,战马的马镫,陌刀阵,火炮,炸药,精良的铠甲,这些都是魏韩楚所不知晓的,以有心算无心,辰凌已经胜券在握了。
到时候,以秦开抵御楚军,荆燕对韩作战,辰凌坐镇黄河北岸,与魏军对阵,都不成问题。
楚军傲慢,又不知燕军厉害,抱着轻敌之心,正面野战,肯定挡不住秦开大军。
韩国兵马少,战力也弱,荆燕足以对抗。
至于魏军武卒,由于辰凌太熟悉了魏军的虚实了,甚至对那些魏国的将领脾气秉性,用兵之法,粮仓位置,布阵习惯,辎重路线,都非常清楚,对付起来,可以说知彼知己。
四国伐燕的危局,对辰凌而言,已经成为他要威慑天下,一统六国的决定性战役了。
第0933章 咫尺天涯
辰凌安排了廉颇重任,就是阻挡秦军从太行山北麓,井陉关冲过来,直接攻击燕国,切断前线与后方的粮道和补给线,危及京师,被迫后撤那就糟糕了。
而且辰凌知道,自己御驾亲征之后,把重军都调集在黄河沿岸,与盟军对峙,导致后方兵力虚弱,以秦军的狡诈,擅长出奇兵奔袭,辰凌断定,当秦国得知自己带大军在前线与魏、韩、楚厮杀的消息,必然会调动精锐大军,攻打井陉关。
因为这样,秦军既可以减少伤亡,缩小攻击范围,直捣黄龙,而且还让三国盟军与燕军在黄河沿岸两败俱伤,完全符合秦国的利益。
辰凌来到后院住宅区,看着澹台清儿的房间仍然亮着,心中一动,推门进入。
“清儿,还没睡呢?”
澹台清儿正对着一副山河图静思,不断在地图上,画着行军路线、防御区、伏击区等,抬头看见燕王进来,淡淡一笑,说道:“你来了。”
“嗯,清儿,行军这几日,一路上车马劳顿,还习惯吗?”
澹台清儿眉目如画,仿佛书画中的仙子,从画卷中走出来一般,不染尘凡之气,莞尔道:“随军出征,虽然辛苦,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把以前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更加直观理解,史书中常写到,数十万军队的战争,但都是一笔而过,今日我跟随出行,才感觉到,出征大军受制约的因素非常多,大军每日的消耗,后方动用的民力,更是不计其数。”
辰凌穿越回来,也是这种感觉,以前看电视上,大军厮杀,似乎很简单,但真正回到古代战场,作为统帅,才明白坐镇三军有多大责任和难度,特别是伤员治疗、粮草供给、军械损坏等等,每日都会有一堆的数据,让你批阅拿主意。
就拿粮草消耗来说,四十五万燕军远离本土数百里,需要从后方运粮草,这个时代没有火车,马匹都用作战马,拉车很少,只能用牛车和民夫,耕牛也有限,所以大部分都是用民力推车。
而这个时代的车轱辘都是木质的,车轴质量也差,所以行走起来,非常不便,长途跋涉,从燕国各地粮仓聚集,然后送往边关,这就需要动用各地无数的民夫,再从边关运往数百里外的前线,动用的壮丁更是成倍叠加,途中消耗巨大。
所以说,四十五万的燕军作战,后方辎重苦力和民夫征调,就会动用数十万人,倾国之力。
战争,国之大事,一点也不假。
“跟廉颇交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