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页(1 / 2)

满屋琳琅玉器,装饰高雅贵气,落地的青铜灯柱,吐着檀香的铜鹤,入门幔帘卷起,外殿有背倚屏风的书案和黄金雕刻的榻椅。

楚怀王如此兴师动众,是想向燕昭王展示一番,楚国的富有和国力,不想矮人一头。

内室罗帐里,绣着碧水鸳鸯的红缎被面上,流畅的溪水般俯着一具曼妙动人的娇躯,一头乌黑青丝如云般披于背上,下边隐隐露出雪白如玉的肌肤,那双浑圆玉柱的大腿已被锦衾掩信,触目所及毫无遮拦的只有那宛宛然一具香臀,如同盈盈沃野一团雪……

郑袖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但是保养极好,被称为战国四大艳妇之一,国色天香,带着妖狐气息,极其美艳。

此时,烛影摇红,红木雕花的绣床上,罗帐抖得像是潺潺的流水。

楚王熊槐耸动着肥胖的身躯,肆意驰骋,一对起伏缠绵的身影中,郑袖的呢喃如同一缕柔软的风,隐隐带着些妖媚声儿。

不知过了多久,那呢喃的低吟忽然变得短促而欢快起来,声音越来越尖,而且越来越快,似乎要疯癫一般。

终于,鸟鸣泉溅,沥沥而息,罗帐榻上静了下来。

“君上,这次你比每次都要猛烈,哀家爱煞你哩!”

楚王熊槐嘿嘿一笑,老奸巨猾的神态,大手握住袖儿的白臀,笑道:“那当然哩,一路北上,跟游玩差不多,没有政事打扰,不用上朝会,比闷在皇宫有乐子多了,而且眼看就要与燕结盟,保住楚国的安全,还能接受六百多里土地,囊括原宋地,人逢喜事,精神抖擞,所以榻上也勇猛多了。”

郑袖儿如小猫一样温顺地腻在熊槐怀内,感受到他的高兴,也情绪很高道:“君上很快就成为楚国有史上,真正北拓的君王,再收复巴蜀,版图之大,超越历代楚王,赵、齐、魏相继灭亡,韩国也自身难保,日后很可能秦、楚、燕三国鼎立,三分天下了。”

楚王熊槐哈哈大笑,心情更好了,君王当久了,权势越高,往往最喜欢听恭维的话,而不愿听那些忠言逆耳。

“你说那个屈原小子,是否缺心眼儿哩?怎么每次他都与本王过不去,本王要做的事,他都会站出来,危言耸听一回!”

楚怀王想到出行前,屈原入宫劝谏不果,在朝堂又一次劝谏,结果被他给罢官流放,没想到离开寿春时,屈原又出现了,在淮水岸边跪地劝谏,不让他亲自北上,还威胁楚王,此行必有危险,如果不信他,就投江自杀,以死明志,可把楚怀王气够呛!

“他是不是傻?是不是做傻?”楚怀王忽然咬牙气愤道。

郑袖闻言咯咯轻笑,声音甜蜜,掩口道:“就是酸儒生,理他作甚?自以为耿直,好像全楚国就他一个人是清醒的,就他爱国一样,打发远远的,让他终生不要回王城了,这样君上就能耳根清净了。”

“说的不错,见到他,本王就气不打一出来,整天说什么励志图强,燕国如狼,好像本王四六不懂的样子,自以为事!”楚怀王埋怨了几句,对屈原的意见甚大,决定这次结盟完毕,回到寿春,当面炫耀给屈原,让他明白,什么才叫英明神武!

第0994章 威逼大梁城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稍有不慎就会面临亡国的危险,忧患的环境和勃勃的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战国两百多年的岁月,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

后来,魏国吴起任河西守将进行军事改革,创立了令天下谈之色变的魏武卒。魏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作业发达。

在战国时,铁器已逐渐推广使用,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均在韩魏。魏国由以兵器制作业发达而称雄与当世;魏军以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史称魏军甲兵犀利,选练武卒,均为重装步兵,披重铠、持戈配剑、背弓弩、跨矢囊,威震天下。

可是,眼下华夏燕军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横扫了魏国南部的十余座城邑,攻占三百里领土,把魏国的黄河以南的疆土不断压缩,局限于了大梁方圆十里了,国将不国。

由于华夏派来不少文职官员,每当攻陷一城邑,都会留下文职官员做郡丞、县丞,操一方政事,迅速稳定百姓情绪,不扰民,不伤人,收拢民心,宣传教育,弘扬燕国更名华夏,乃是大一统的趋势,历史必然,不可阻挡,以后再也没有战争了。

随后,从燕地运来大量的物资,布匹、糖果、牙刷牙膏、笔墨纸砚、绫罗绸缎等生活品,改善当地民生,以先进的文化,替代地方落后的文化,进一步同化魏人。

这种策略,有效地遏制了魏人的反抗,使百姓顺其自然地被融入华夏族内,如果仍用燕的名字,就会让魏人抵触,感到一种亡国奴的感觉,从心里产生反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