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1 / 2)

“嘿,抱犊崮名声在外,也不算富裕嘛。”

“珠宝可不少,估计都是多少年积攒的,不好脱手。”宋晋国继续汇报,“这段时间也花了不少钱,按照你的命令,罗秀才带走一笔,购买种子农具补贴军属等花了一些,账目清楚,我去取来你看。”

“不必了。记好帐就行。”龙谦看卢广达端着一个盘子进来,“老宋你没吃饭吧?咱们一块儿吃吧。小卢子你去为宋科长拿副碗筷来。”

“好的。”卢广达将食盘摆在龙谦的书桌上,“司令你先吃,不然就凉了。”转身又出去了。

“当紧的是将阵亡官兵的抚恤发下去。标准定为每人100两。明天就办。另外,找石匠来,在郑家祠堂前立一块碑。要搞的排场一些,我来画一张图,照图施工。”龙谦抓起烧饼咬了一口,又端起鸡蛋汤喝。

“一百两?太高了吧?以后怎么办?都照这个办吗?不合适的。”宋晋国被龙谦提出的抚恤标准吓坏了。

“打国战,不同于内战……你不要心疼钱……”龙谦嘴里嚼着烧饼,含混不清地说。

“不对。对我来说,和谁打仗都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可是你说的。”

“以前什么标准?”

“十两银子。”宋晋国寸步不让,“这次发一百两,以前的补不补?这不是坏了规矩吗?十两银子,不少了。”

老宋是有道理的。龙谦沉思着,确实,对于蒙山军来说,很长时间里,对内的战事要多于对外,除非自己真的掌握这个国家。

“你呀,对,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这次咱们狠狠捞了一笔,标准提高下,二十两吧,之前阵亡的,家在根据地的,补发差额。不在根据地的,比如费宁,要记好账。凡是家在沂州兖州的,要找到他们的家人,将抚恤金送过去。我不能亏待为蒙山军流血送命的兄弟,不然我会睡不着觉的!”

“时间呢?蒙山寨时期算不算?司令,你对弟兄们宽厚,大家伙儿都心里清楚着呢,我看还是按老规矩办。家庭困难的,可以给予补贴。不能随意乱了规矩。既然让我管后勤,你就得听我的意见。”

“嘿,你个抠门的老宋。不怕弟兄们骂你吗?”

“我这不是为大家吗?我们私下商议过,为啥咱蒙山军打仗厉害,就是因为司令讲规矩,什么事都有个章程。要我看,这才是咱蒙山军的镇山之宝。你身为一军之主,不能带头坏规矩……”

“好吧。你说服我了。不过,这次要给官兵们发一次奖励,现金奖励。不愿意存账上的,都可以领走。具体的标准,我们商议后定。”

“不光是你带走的部队有吧?”

“那是当然。留守部队立了大功。我心里清楚着呢。”看卢广达又端来饭菜,“吃饭吃饭。老宋啊,后勤由你管,让我少操很多心。不过,咱们要狠狠地花钱了。你抠门是对的,但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出去。对了,这次整编部队,你的后勤科要整顿,医护所分出来,成立一个医政科,要建立更加正规的医院,聘卿西医来,大量地购买和推广西药。医政科谁来管,你帮我琢磨下。另外,军械科也要分出来,专门负责武器的管理……后勤管什么?事情多了,一是财务,所有的银钱,都归你管。第二是粮食被服鞋袜这一摊子。这回我要建立正式的被服厂,设计新的军装。你看看咱们的士兵,脏兮兮的不成话,必须改变了。第三就是营房,现在是咱们是朝廷的新军了,要盖自己的营房,操场,库房,不能再住庙宇、祠堂和百姓家里了。最后就是部队名下的其他厂子,都归你管。”

“被服厂可以,还有什么厂子?”宋晋国没搞明白。

“厂子?多了。我现在至少想了几十个!比如肥皂厂,火柴厂,维修厂,木器厂,炼铁厂……我的想法,具备条件的,就交给商人办,不具备条件的,就由军队办。所以后勤科要升格为处,你就是首任处长,下面设科,比如财务科,就是专管银钱的。每月支付军饷,都从你哪里走。”

“军饷要发到每个人手里吗?”

“是的。过去的老办法是因为咱们手里没钱,现在不一样了。我已经让时俊他们考虑重新订立军饷制度,新兵和老兵不一样,军官和士兵也要有区别,另外就是要有战时津贴……士兵可以将军饷存在你那里,但要给利息,就像钱庄一样。”

“这,太复杂了吧?”

“不复杂。复杂的事在后面呢。可能你听说了,这次在北京,咱们狠狠地捞了一笔钱。这些钱,是咱蒙山军全军的,包括根据地为咱军队服务的人员,人人有份。凡是来蒙山军当兵的,就可以在其头上分一笔,就像商号的股份一样。但不发给个人。要区分先来后到,区分战功和职务,这是一个大工程,搞好了,会增加部队的凝聚力,让官兵们舍不得离开部队。明白吗?”

“我倒是听说了一些。你在北京究竟抢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