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2 / 2)

坐在台上的周馥捻须微笑,这帮人总是搞出一些令自己感到新奇的玩意儿,讲话如此,剪彩仪式也别出心裁,红地毯,用剪刀剪断红绸子的一套程式都令巡抚大人感到新奇。周馥想,这一切绝对不是那个从山村走出来的举子能想出来的,但促成两大实业集团出生成长的最关键人物却一如既往地躲在幕后没有露面。

仪式的最后是周馥训话。他可不能像陈超那样不讲朝廷只讲自己。先是对朝廷歌功颂德了一番,成绩的取得当然是朝廷诸公的英明领导,是借了新政的东风。当然,周馥也称赞了沂州军政实心办事,最后表态说省府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沂州的实业建设——这是心里话。当龙谦将华源实业5的股份送给自己并且在去年年关将华源实业总裁的宝座让给了儿子周学熙后,没有理由不支持这个蓬勃发展的实业集团!

剪彩仪式后,周馥在唐绍仪、陈超、周学熙以及美国聘来的总工程师安德鲁、美方董事大卫·狄文等陪同下观看了高炉点火的过程——只是一小会儿,嘈杂的声浪和扑面而来的高温令穿着厚厚官服的巡抚大人很不舒服。好在陈超凑过来低声说,龙镇守使还等着大人视察车辆厂呢。周馥马上离开了现场,上了他的八抬大轿离开了罗庄工地。

唐绍仪、周学熙陪同巡抚大人进城,其余人都留在了厂子里。二十个月的辛苦建设终于要看到成果,唐绍仪和周学熙本不愿意离开,想看到第一炉铁水出炉的盛况。但一来需要时间,二来礼节所限,唐绍仪是周馥的直属下官,周学熙身为人子,都必须陪着离开。

在沂州南门,龙谦驻马等待着周馥的车驾。远远地看到龙谦,周馥撩开轿帘对随从交代了一句,随从紧跑几步来到下了马正往过走的龙谦身前,“龙大人,抚台请你进轿中说话。”

“上来上来,”周馥笑眯眯地招手。

龙谦上了大轿,坐在周馥对面。他至今仍不习惯轿子,既不愿意“骑”在人肩头,据说王安石就坚决不坐轿子。更觉着这种象征着身份地位的玩意儿实在是不舒服,尤其是进入夏季,即使撩开帘子也觉得闷得慌。

“退思,昨日人多不方便。朝廷有意调唐少川去东北……你可知道,徐世昌已经准备接手东三省总督了。”

“什么职务?”

“奉天巡抚。”

“哦。少川也算修成了正果。”龙谦伸头出去望了下骑马走在后面的唐绍仪,不知其是否通过别的渠道得到了这个消息。

“唐少川虽然有人帮扶,也是沾了沂州的光啊。”周馥将轿帘落下来,“退思,老夫是担心少川离开,沂州政务被荒废啊。”

“毕竟上了一个大台阶,怕是不好挽留少川……”龙谦目光闪烁,“沂州不会乱的,只要有老大人在,鲁南就会一直发展下去。”

“老夫本准备上折子挽留。但唐少川的心好大,不会屈居沂州的。除非将老夫的位子让给他。哈哈。老夫问你,唐绍仪离开,谁人接替为好?”

“这个……”龙谦沉吟着,鲁南两州的知府与别处不同,权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大致是三分了,军队这一块有发言权,实业公司成为财政的重要支柱,也可左右政局,所以知府一职并不是很重要。既然周馥相问,“大人,不若让世兄接替?他数年前已是道员,便来个内举不避亲?”

龙谦所说的世兄自然便是周学熙了。论资历是有资格担任沂州知府的,不过那就得将华源实业总裁的位子让出来了。

“不妥!另外,学熙是不愿意从政了……”

这是实话。周学熙看过鲁南蓬勃建设的实业格局,竟然辞去了山东大学堂总办(校长)之职,愿意来华源实业效力。这事去年曾轰动济南官场。而且,周馥的位子如今也是炙手可热,朝中盯着的多呢。周馥不可能给朝中落把柄。

“那,不如让吴永过来。那边交给张大人兼任如何?”龙谦建议道。

原先张莲芬兼任中兴煤矿总办谁也不说什么,但如今不行了。盯着那个位子的越来越多。奕劻便向龙谦推荐过他的人,让龙谦很是为难。

“甚好。不过,毓蕖品级高了些,兼任知府有些委屈他了。”张莲芬身上还挂着山东盐运使,那可是三品衔。但这个提议周馥可以接受,张莲芬与他同出一门,交情不错。

关于两州知府的人选就在轿中定了下来。周馥不再谈下去,龙谦知道他有把握让朝廷接受这个建议。龙谦的思绪随着轿夫有节奏的行进而晃动着,唐绍仪被调走其实很可惜。这两年来合作相当愉快,这是一个能干事的人,但没有理由放弃巡抚的高位留在知府的位子上……

新政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对东三省政体的改革,增设了总督巡抚,但三省驻防将军犹在,不过原来的管理格局已经打破了,目的是实现军政分家吧。袁世凯终于为老朋友和坚定的同盟军徐世昌谋到了首任东三省总督的位子。看来老袁在朝中已经有了很大话语权了……东北的局势复杂,俄国霸占东三省不愿撤军,引起日本的极大愤慨。当初日本用赌国运的方法打赢了甲午一战,本想取得大陆的立足点,但被三国逼迫还辽。谁想到俄国人借义和拳之乱出兵鲸吞了东三省,花了比日本小的多的代价,却取得了比日本大的多的战果。不出意外,日俄战争很快就要打响了!唐绍仪此刻主政奉天,对他个人不一定是好事,但对蒙山军预定的战略展开却甚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