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辉一听就急了,“迟旅长,大军分置两地,之间相隔百里,极易被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这样不行!”黄锦辉沉声道,“博勒图斯安置不了全军,我同意混成旅主力返回哈特库勒,那里不仅地形好,关键是不缺水!骑兵旅绝不能固守此地,应做机动态势,随时向北靠拢。另外,我们应当做好撤退的准备。如果证实俄国人主力未至,我们就撤退。”
迟春先清楚哈特库勒的地形比这里好,至少北面有大湖作为屏障。
“迟旅长,黄司令的意见我同意。”参谋处长石年奎说。
“我无权退兵。要等总部的命令,至少要范参谋长下令。”迟春先迟疑了一下,“粮草还够多少天?”
“不足二十天。”后勤处长答道,“如果省一些,可以支持到三十天。他没有说杀马,但真到了那一刻,情况就严重了。”
迟春先仰脸望着房梁,如果鲁司令在,哪里用我操这些心?该怎么办呢?“多派骑兵分队侦察!后勤处将此地的牛羊马匹全部征集!立即报告最新情况!通讯科注意接收来电。阎旅长,你带你的部队回哈特库勒!炮兵留一个营,其余也回去!”
“是!”军官们立即行动起来。陡然出现的敌情让他们顾不上伤心了。
半小时后,终于收到了二号电台转来的总参谋部的电文,“迟春先代理远征军司令官。立即安排撤退,方向额鲁特前旗,有部队接应你们。鲁司令官遗体如能保存,带回。”
显然总参尚未收到最新的电报,如果没有敌情,这样做自然没问题,但敌情来了,步兵带着大批辎重在敌人枪口下撤退,很难!
黄锦辉和阎进东刚走,第一批骑兵侦察兵回来了,发现俄军主力!就在齐锡希特河右岸!
“多少人?都是骑兵吗?”
“都是骑兵!应该就是那个西伯利亚第3师!”
一个骑兵师不是什么严重的情况,光是自己的骑兵旅就可以对付。但如果不止是一个师呢?迟春先提醒自己冷静,现在两万余大军的命运某种意义上就捏在自己手里了,他附身查看地图,这是军情局从俄国人手里搞来的地图,地名都是临时标上的,齐锡希特河右岸!那就是说他们距离自己并不远了。
“通知哈特库勒!另外派人追上去,将情况告诉阎旅长和黄司令。部队立即构筑工事,特别是炮兵,立即干起来!”迟春先一叠声下令。
现在他手里的战斗部队只有一个骑兵团和司令部警卫营,另外就是黄锦辉留下的一个榴炮营。他现在不能动,必须等西出的两个骑兵团撤回来。
这是一个难熬的下午,迟春先忘记了饥饿,甚至忘记了牺牲的鲁山,全部精力放在了两个前出的骑兵团和北去的混成旅主力身上了。阎进东没有消息,但骑三团不断传来发现俄军并小规模交火的消息,迟春先制止了骑二团团长要求接应的请求,只是不断督促部队拼命构筑工事。
黄昏时分,骑三团冲破了俄军骑兵的零星拦阻,撤回了博勒图斯镇。骑三团说不清俄军有多少兵力,他们似乎散开了,到处都是小股的骑兵,多是以连为单位。骑三团损失轻微,但未抓到俘虏,骑三团团长被迟春先狠狠训了一气。
更远的骑一团却没有消息。
第二节 唐努乌梁海(二)
4月28日,北京。设于西苑西八所的总参作战部灯火通明,参加国庆大典的高级军官们及政府主要首脑齐聚总参,焦急地等待着唐努乌梁海的消息。下午已经收到了遭遇俄军的电报,总参紧急研究后的指示电也发出了,却再无消息。
必须击破当面俄军方可撤兵!这是总参及各军区司令官一致的意见!司徒均最担心的是骤然挑起重担的迟春先不顾实际情况执行总参的上一封命令撤军的电报!如果没有俄军的出现,在失去鲁山后,远征军必须撤退了,但现在临敌退却就太危险了!远离后方依托,地形不熟,民情不熟,在敌重兵威逼下撤退简直太危险了!
司徒均后悔的要死!当初真不该退让啊!鲁山在拿下库伦、平息外蒙叛乱后进军唐努乌梁海本就是一步险棋,更是一步错棋!可是龙谦竟然同意了鲁山的计划!或许是太信任鲁山了,怎么就想不到唐努乌梁海地区与库伦的不同呢?至少二十年前,俄国就大举渗透唐努乌梁海地区,宣称该地区有俄国的特殊利益。他们或许可以容忍新中国对库伦的收复,但决不允许国防军染指唐努乌梁海!
外交局的判断也是如此。但龙谦才是最高决策者……随着开国筹备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龙谦的威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龙谦的决策从来就没有错过,大家照办就是了!现在,麻烦来了,鲁山牺牲了,远征军遭遇了危险,这不仅仅是两万人的问题,如果这支精锐部队被俄国人歼灭,会带来连锁反应的!
司徒均望了眼一直肃立在地图前的龙谦,将埋怨的念头压下。王明远说的对,这不是埋怨的时候。鲁山的牺牲,对龙谦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司徒均从未见过龙谦在听到鲁山阵亡后的那种悲痛甚至绝望的神情,蒙山军建军十几年了,期间经历的风风雨雨也不算少了,司徒均眼里的龙谦从来都是自信满满,但那一瞬间的神态吓住了他。
他突然明白了龙谦的伤心。不只是心痛折了一臂!他还有更大的担心,那就是北方军这个大山头!龙谦是军队的领袖无疑,但龙谦对于北方军更多的是一个精神领袖,鲁山才是实际的统帅!鲁山用开国之战中表现出的忠诚安定了这个游离在外的大山头,如今北方军事实上的领袖死了,龙谦能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