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页(2 / 2)

让广州那边关注一下港岛,看看那边是不是在改造炮舰,这对英吉利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

再让山猴子,注意一下英泰两军的驻扎地点,若都是伊洛瓦底江河谷之中的高地,那就有了八九分的准确率。”

小型战舰或是内河炮舰,虽说火力与真正的战舰,有不小的差距,但缅军与英军打的是阵地战,一旦遇上了十艘以上的战舰,陆地上的阵地,很难做出有效的反击。

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地区,也算是水面开阔,一旦让英军的炮舰进入河道,加上陆地军队的配合,缅军想要防住英泰联军,就很难了。

杨猛猜出了英军要用的战法,缅王何尝不是呢?缅甸终究是缅甸人的缅甸,对于这里的气候、地理最熟悉的也就是当地的居民。

六月底七月初,正是雨季来临的时候,英军和暹罗军队按说应该撤退了,可他们却在高地集结,二十年前的英缅战争,缅军就吃过战舰的亏,看了英军的部署之后,缅甸军方第一时间,就弄清了英军的想法。

雨季来临之后,陆地上的火炮,就很难发挥威力了,即使打的响,火药受潮之后,火炮也很难发挥威力,燧发枪就更不必说了,不仅威力大大折扣,而且哑火的几率也高了很多。

在雨季里开战,拿着一支火枪,还不如拿着一根削尖的竹子呢!

雨季不是缅王或者缅甸的百姓能够阻挡的,一旦英泰联军有了炮舰的配合,缅甸军方的将领,并不认为仅靠数量庞大的军队,就能组织炮舰前进的方向。

神人乔孤乃,就成了缅王和一众缅军将领的救命稻草,望着朝堂一个个注视自己的大臣,乔孤乃的头上也冒汗了,最近被困在缅王的跟前,他并没有听过杨三爷的教诲,这事儿他还真没办法。

徐子渭也在缅甸,这位杨三爷的军师也是个智比天高的存在,虽说有心把徐子渭推出来,但想想自己的前程,乔孤乃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陛下,我去实地看看,再给出一个答案可好?”

“嗯!快去快回,若是这次成功的挡住了英吉利的攻势,你和你的族群,在缅甸永远都有一席之地。”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暹罗和英吉利的军队也越来越多,族群存亡的时刻,只要能保住地位和族群的传承,许出再多的利益,缅王也不会眨眼的。

这句话说完之后,乔孤乃也激动了,这一席之地可不简单,那就是说,以后缅甸的朝廷里,就要有傈僳族的官员了,而且将会成为一个规矩,缅王专门为傈僳族定下的规矩。

“陛下放心,只要咱们缅甸人戮力同心,就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儿。”

狠狠的拍了缅王一记,乔孤乃也不耽误时间,火急火燎的就找到了一脸惆怅的徐子渭。

将缅王问计的事情一说,徐子渭瞥了瞥乔孤乃也没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一切都有三爷做主’,乔孤乃借着勘察地形的幌子,带着徐子渭就跑到了勐腊。

“计长,可是事情进展的不顺利?”

议事厅之中,杨猛扫了一眼徐子渭和乔孤乃,没有问别的,只是问了一句,徐子渭那边的进展如何。

“是!没能见着缅王,缅甸的将官们也眼高于顶,看不上咱们的蓝旗军。”

“无妨!这是没到生死关头,既然人家不讨饭,咱们也没必要上杆子,乔孤乃,说说你的事儿吧!”

缅王终有服软的一天,只是局势还没到那个程度而已,现在的缅王有兵有将,等这些人死的差不多了,自有他求救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