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法子,不过扼守几个海峡,断了进出大清海疆的门户,这样咱们有个百十艘战舰,也就能将绵长的海疆守得如封似闭。
这事儿您老怎么看?”
说这个,杨猛完全就是在糊弄魏五了,别说百十艘,就是有几十艘主力战舰,也足够守护海疆了,不过这大清的读书人,对于海事很不了解,估计杨猛说列强有战舰万艘,魏五也会相信的。
“哦……这么说来,这马六甲如此重要,当年我在明史里看过马六甲这个名字,当时的三宝太监也说过这事儿,马六甲,倒是我见识浅薄了。”
经杨猛这么一分析,魏五也觉得控制东南半岛很有必要了,英吉利打了一次大清,整个天朝的面子,都成了粪坑里的石头,这事儿该做!
“这只是其一,第二点嘛!说来就有些小家子气了,这吞并东南半岛,也不是没有可能,不杀绝那里的人口,也不是不行。
但是咱们招了过千万的人口,怎么也得让他们吃饱穿暖吧?
可东南半岛物产贫乏,咱们要养活这些人,就得出钱出粮,过千万人口,起码两个行省的地盘啊!养活这些人,咱们得用多少行省的出产?十个?十五个?还是二十个?”
这话又是谎话了,但魏五却深信不疑,读书人读圣贤书那才是主业,野史、外传,那可是不务正业的读书人所为,魏五自忖还没这样坏毛病。
“哦……说的是!说的是!!现在想来,却是三爷的主意精妙了,迁移过去的百姓,做些小买卖就能养活自己,一不用咱们出钱,二不用咱们出力,武庄、田庄一建,藩属之国慢慢的也就会归附咱们。
有了这股势力,咱们就省时省力多了,这事儿老夫想岔了。”
在魏五眼里,一年赚取几百上千万银子的买卖,也就是不入流的小买卖,他看重的只是对藩属的控制而已。
“不止于此!蒙古的大元、满人的大清,都是少数人控制多数人,咱们在藩国就不能这么做吗?
一不用养活属国的人口,二不用咱们出钱出力,咱们迁过去的百姓,都有厚厚的家底儿,能生能养是咱们的优点啊!过个二三十年、三五十年,得生养多少人啊?这属国还不是咱们的一个外在行省?
这次老子也要创一个新的族群,让这群百姓中的男丁与当地女子通婚,最后就形成一个新华族,主旨就是慢慢控制咱们的各大藩属,到了那个时候,这些藩属才真是咱们御外晦的藩篱,有了这些属国,谁能打进咱们的本土?”
说完了这些,魏五基本也就被说服了,这是阴谋,论玩阴谋的本事,魏五觉得,没几个人有杨老三这么歹毒的心肠。
“我服了!”
魏五突地蹦出这么一句话,杨士勤有些微皱的眉头一跳,立马就把头低下了,而岑毓英却是没憋住,‘噗嗤’一声,给了魏五一个好大的难堪。
“咱们能团结一心,多好!您看把颜卿给乐得。
这事儿与您老也有莫大的关联,没有您老出力,这事儿也不怎么好办呢!”
怒视了岑毓英一眼,杨猛接过话头,就给了魏五一个台阶,岑毓英也就是魏五的弟子,若是在大清的官场这一声轻笑,岑毓英就完了,前途受阻只是小事儿,弄不好就会死在一声轻笑上。
“哼!看来颜卿这心思还是不稳固啊……
与我还有关联?”
与杨猛一样,魏五也是怒视了岑毓英一眼之后,才把话头转到正题之上。
“可不是嘛!咱们迁过去的百姓,是要入理教的,可这属国的人咱们也得让他们瞧瞧天朝的礼仪,春秋大义、忠君报国、以德报怨,这样的儒教至理,也该让那帮蛮夷们好好学一下,要让他们知道,反复无常、忘恩负义是不对的,您老组织的夫子团,就不该为此出些气力,教化一下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