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页(2 / 2)

因为船厂的原因爆发了战争,你们英吉利就要面对,至少三个省的誓死反抗,两湖与广东,对大清朝廷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三个省份,一旦开战,后果如何你们二位自己猜测去吧?

若是你们胜利了,许多事情都好办了,若是你们失败了,之前的条约一律作废,港岛我们也会收回来的,不可想象的结果,或许对你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老子来广州的时候,就预估了战争的规模!

海战,你们很厉害,陆战呢?面对至少三百万的直接利益者,你们会怎么应付呢?”

巴夏礼的威胁,招致了杨猛凶悍的反扑,建造船厂的意义何在,巴夏礼和宝灵也瞬间明白了,这位大清国的杨部堂,太难对付了,他把两湖和广东的百姓捆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开战的结果如何,两人是可以预料的。

之前的两广总督徐广缙,为了抵制他们入城,纠集了十几万当地百姓,一旦这船厂被英吉利的制约,陷入停滞之中,恐怕整个广东都会抵制英吉利吧?

第六百七十六章 五国船厂(四)

杨猛的态度分外的坚决,杨猛所说的后果不可想象,面对强硬的杨部堂,巴夏礼和宝灵经过长时间的商议之后,选择了正常的应对手段,退避!

“杨部堂,可否给我们一些考虑的时间呢?”

“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在大清、在广州,船厂的事情,老子说了算,至于你们对老子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或许明天或许后天,老子就会带着,美法德的公使、商人巡视如今的大湾船厂,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当场就会签订合同。

届时,如果没有英吉利的商人参与,老子刚刚说的话,就会被写入合同的条款之中,这次的合同不仅是商业合同,作为见证,美法德三国的公使也要在合同上署名,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普通的商业合作。

两位的态度太过嚣张了,老子最不喜欢的就是你们这号人,以后没有老子的正式照会,你们最好不要出现在老子的面前。

还有,最近海上英吉利商船挑衅的事件增多,你们二位如果不遏制一下,我也不会遏制广州的军民,大清国是有海禁的,没有官府的公文不得出海,如果海上的威胁不断,老子会直接取消这条法令的,对于出海之人,大清朝廷将不示为本国百姓!”

耍无赖的招数,杨猛肚子里多的是,港岛前些年深受海盗的影响,这里面有杨福良的所作所为,也有正经海盗的功劳,一旦开放了海禁,无数的百姓就要出海,那样一来做海盗的也就多了,有了充足的劳力,整合出大规模的海盗军团,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这些都是杨猛基于巴夏礼与宝灵的立场做出的分析,这也是应对英吉利挑衅的正常外交手段,这些话,足以扰乱两人的心智了。

“杨部堂,您最好还是不要威胁我们大英帝国为妙!”

面对杨猛的威胁,巴夏礼这个中国通也觉得脚底板有些冒凉气,这位杨部堂太清楚英吉利在广州的软肋了。

两广的大清民众,许多人都是饥寒交迫的,一旦开了海禁,只怕伶仃洋里,到处都是出海求生的渔船,催生出一大批海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不是威胁,作为南洋大臣,我有开海禁的权力,只要我简简单单的发布一条命令,广州所在的广东,厦门、福州所在的福建,宁波、上海所在的浙江三省的海禁,完全可以随时随地的开放。

你们也知道,如今的大清是有内乱的,开了海禁之后,无论是渔船还是商船,大清朝廷的税收,就多了许多,我既有开海禁的权力,朝廷也有开海禁的好处,三省之后或许就是五省、七省,这些并不是威胁,而是朝廷应对财税不足的手段而已。

至于说威胁,刚刚巴夏礼公使威胁在先吧?有些事情大清朝廷不去做,不是没有想到,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你们二位,不要把朝廷不愿做的事情,弄成必须做的事情,那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没有好处的。

开放海禁,势必会滋生大批的海盗,大清朝廷在海上没有什么威慑力,对于这些海盗,我们能做的只是取消他们的本国国籍,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大清对于海运,并不倚仗,即使海上的盗贼成群,只要他们不危及陆路的安全,朝廷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