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页(1 / 2)

云烟的出现是在英吉利与清国签订合约之后,当年两千一百万的赔款,致使清国财政濒临崩溃,许多东西,现在看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这或许就是这个东方大帝国变革的资本吧?

在座的商家,基本都被杨猛的保障条件说服了,但在杨猛的眼里,宝灵和巴夏礼的眼光却异常的阴沉深邃,这两人想到了什么?又要做什么?杨猛不清楚,但他们的手段杨猛清楚,只怕这大湾船厂的合同签订之后,或是签订合同的期间,英吉利那边就要先发制人了吧?

“杨部堂,我们这边无论是资金还是实物,都需要一个筹措的时间,大湾船厂的合同,是不是能推迟三个月再签署呢?”

三个月的时间,是怎么来的,坐在首位的杨猛看的清清楚楚,宝灵虽说没怎么说话,但巴夏礼上蹿下跳的鼓动了不少人,看来这三个月的时间,巴夏礼不是为在场的商家准备的,而是为英吉利政府准备的。

一旦大清在战争之中失败,英吉利就会引领诸国,开辟一个新的财源,届时,英吉利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现在的方案,在亚洲或是别的殖民地,建造另外一个船厂,这是要剽窃呐!

“嗯!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咱们的意向主要还是在大清、英吉利、法兰西、米利坚、德意志五国之中流转的,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利益,早一天把事情定下来,咱们就能早安稳一天,早放心一天。

建造这个规模空前的船厂,大清是有许多优势的,首先就是十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第二就是大清的国力在诸国之中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这样一来,至少在技术的保密和军方的干涉上,大清没有这样的能力;第三大清的将来是需要大湾船厂的,大清在大湾船厂一事上,是有十足的诚意的,其他国家或许不需要规模世界第一的船厂,但大清需要。

在大清商界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先到先得、晚到晚得、不到不得,时间对商业活动意味着什么,想必在座的诸位都清楚。

为了给准备先行投资的人一个惊喜,我在这里承诺,签署合同之前的三个月之内注资大湾船厂的商家,这三个月的固定收益是百分之十!这算是一份礼物,也算是一份惊喜,更是大清国与诸位建立初步信任关系的基石!

合同的草本我已经带来了,如是有这个想法的,我们今天、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署初步的草约,三个月之后,百分之十的固定收益,我以云烟的形式支付给大家,正式合同签署之后,就是我们戮力同心的时刻!”

宝灵的这点计策,或许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场合之中好使,但到了商场,拖延就是对财富的亵渎,三个月百分之十的收益率,足以让杨猛抵定大湾船厂的大局了。

这个策略的应对手段,杨猛在脑中已经过了无数遍了,想要阻止草约的签订,错非宝灵现在就对大清发起一场战争,而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猛挥手之后,在蒂凡尼的带领下,数位睚眦,抬着几个大箱子走了上来,虽说是合同的草约,但杨猛也是极为重视的。

纸张是临时能找到的最好的纸张,合同是印刷出来的,英法德三国的版本都有,而合同的条款,根本没有涉及到大湾船厂的具体事务,只是一个简单的资金借贷合同,承诺三个月百分之十的收益。

杨猛这样的手段是宝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这几天的时间,杨猛已经初步建立了他的信誉,这个借款合同,对洋商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好买卖,庞大的资金量决定了庞大的收益。

即使有这么多的现金,三个月之内想要保证百分之十的稳妥收益,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事前,杨猛已经与安德烈和壬雷斯达成了协议,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筹钱,杨猛许诺给两人百分之二十的收益。

三国语言印刷的合同,合同的行文没有任何的拼写和语法错误,合同的条款清晰而明确没有任何的商业陷阱,足以显示出杨猛对大湾船厂这件事儿的重视。

而且这十天的时间之内,丁泰辰放出了接近两百万两的现银,现在这些洋商的手中,筹措四五百万两左右的现银,还是轻而易举的。

“合同的条款很清楚,我同意签署这样的合同,合同签署之后,三天之内,我的五百万美元就会到位!”

作为杨猛在会场的拥趸,壬雷斯在合同的附加条款之内,签上了自己的付款时间,这个也是杨猛的一个小手段,当天交付欠款,基本是不可能的,有了壬雷斯的三天,对在场的洋商也是一个启发。

“我这边也一样,但结款的时间要推迟到十天,毕竟五百万法郎的现金,我这边是需要时间筹措的。”

壬雷斯当先,安德烈在后,有了这两位吃螃蟹的,场下的许多人,双眼之中都露出了希冀的神光。

“嗯!筹款也是个问题,这样吧!只要一个月之内能把现款缴齐,我刚刚的话同样有效。

至于一月之内不能缴齐的,就只能等到三个月之后,这是船厂需要的设备和物资清单,对各位来说,三个月的时间,足以筹措数量足够的物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