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页(1 / 2)

报捷的折子已经发了,三艘英吉利战船船头的雕像,就是杨猛发给朝廷的战利品,发人头,如今却有些不合时宜,一旦因为这个触怒了整个西方世界,就遂了英吉利的心意喽!

杨猛的折子进京之后,军机与皇帝却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杨老三真不错,能挡得住英吉利的洋夷,但忧虑之处更多。

这第一个要担忧的就是民团的战力,在皖赣死围安庆的湘楚二军六万、九江的水师团练万余、苏浙一带冯桂芬的苏浙勇营两万余,杨老三在广州新组的广州民团两万余,这些加在一起足足十一二万,这些民团练勇的战力,也是远超绿营和八旗的。

别的不说单说新组的苏浙勇营,长毛贼新丁,李秀成、陈玉成,打得托明阿与和春节节败退,若没有冯桂芬的这支人马,只怕陈李二人造就抵顶苏浙大部了。

托明阿的人马,这两年没怎么补充,除了原本江北大营的人马,就是江苏的一些绿营兵,但和春江南大营的残兵,却是经过补充的,自安徽和京畿的战局有了起色之后,西北的几营兵、僧格林沁与胜保所属的几营兵,都是朝廷视之为精锐的兵马,可到了苏浙一带,还是个连战连败的鬼样子。

绿营兵不成了,八旗兵还不如绿营兵,如今又出了一大群不怎么受朝廷统辖的勇营兵,不担忧才是假的呢!

一旦勇营叛乱,谁来制衡?大清江山、汉家衣冠,这个是朝廷永远忌讳的所在,而九成九的勇营兵都是汉人,这也由不得朝廷不担忧。

杨老三是厉害,人也忠勇,可曾涤生、左季高之流也不是废物呐!朝廷在勇营上担忧的可不是杨猛,而是皖赣的曾左,曾左两人,曾涤生尤为让人担忧,如今的湘勇,人数可不止三万,据朝廷的眼线所报,曾涤生一路征战,除了收摄长毛贼的败军之外,还在湖南继续练兵,左季高那边也是一个样。

自杨老三奔去广州之后,曾左二人越发的肆无忌惮了,这湘楚二军,如今有多少人马,朝廷探不出来,但保守的估计,至少在八九万左右。

杨老三所属的人马,九江一万、苏浙两万、广州勉强算是两万,如今又被打残了,算算人数也就不到四万,一旦曾左发难,这百战百胜的杨老三怕也不是对手。

而且曾左军中的骁将,都是一衣带水的湘楚老乡党,做些什么,凭着乡情也容易很多,随着江南剿匪的深入,随着杨老三退出江南,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如今已经不是长毛贼了,而是手握重兵的曾左二人。

好在如今的曾左还能执行杨老三之前的部署,死围安庆,但曾左的手下,这段时间却频频越界。左季高的人马在联结江苏,曾涤生的人马在联结浙江,这都不是什么好苗头呐!

安庆未下,突入苏浙,这两人的心机莫测呐!

这第二忧就是杨老三在广州的大胜,虽说听着提气,但在军机和皇帝的眼中,英法俄三夷就是大清惹不起的存在。

克里米亚战争,是杨猛丢出来让朝廷防备洋夷的手段,但如今却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之一,英法联军六十万,峨罗斯的人马一百万,由不得朝廷不怕呐!

区区两千英军,就打得广州民团死伤七成,若是三五万,朝廷最少也得拿出十万以上的精兵对付英夷,这所谓的十万精兵,绿营和八旗是不成的,曾左的湘楚二军勉强可以,可一旦没了曾左,江南大局必将破败。

用绿营和八旗,怕是二三十万都不济事,还有一个就是洋夷的坚船利炮,京畿之地,有津口一个大窟窿,一旦洋夷兵进津口,可如何是好呐?

“这打也打了,闹也闹了,广州那边的事情,就不要做得太过了,杨猛是个干员不错,但行事未免激愤了一些。

这处置汉奸,只诛首恶也就是了,平白的牵连五六百人,委实有些过了。

但杨三哥终是个公忠体国之臣,他只知自己行事激愤,就把后事交给了叶名琛办理,这事儿做的是不错的。

两广官员所提精练绿营,穆克德纳所提整顿八旗之事,也是势在必行,这样吧!杨三哥最近一段,就先把交涉的差事交给叶名琛,他主要负责练兵吧!

但之前杨三哥练兵汰勇过多,这八旗还是让他高抬贵手吧!不然弄得太难看,有伤朝廷的体面。”

内有长毛、捻子作乱,外有洋夷侵扰,大清的江山岌岌可危,四色棍不是不清楚这些,改变,说的容易做的很难,绿营是要受地方督抚统辖的,八旗更是难缠,没有杨三哥之前,这些都只能想想而已,有了杨三哥,许多事情都好办了,这就是杨猛这些年在朝廷的收获。

“陛下,叶名琛愚顽不通洋务,交涉之事还是要用杨部堂的。

夷人贪婪,虎门一役,英夷死伤绝大,由着他们开条件,这修约换约一事,势必要旧事重提,洋夷修约之请,过于苛刻,即便要让叶名琛统管交涉之事,修约、割地、赔款,还是要有个章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