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页(2 / 2)

杨老三这货,你示忠也不能拿着咱们两位当枪使啊!瞪了杨猛一样,端华一个劲儿的摇头,坚决不接这样的差事。

“郑亲王说的不错,咱们俩兄弟,给陛下和部堂打打下手还面前,亲自操刀上阵,只怕折了我大清的威名啊!

这样吧!我们俩,就做部堂的督粮官如何?”

载垣也是出了一头的白毛汗,扯什么犊子呢?杨老三这王八犊子说啥不好,偏偏要说带兵的事儿,如今皇帝最膈应的就是这王爵带兵,不见那僧格林沁都不怎么受待见了吗?提这事儿,简直就是没眼色。

“陛下、两位王爷,杨三的如今的差事,本就扎眼,再带着京师外的大队人马,只怕惹人非议啊!

今早彭中堂提醒了杨三一声,杨三一想也是如此,如今的杨三揽的差事太多,只怕各地的督抚不忿呐!”

杨猛的意思,四色棍、端华、载垣都清楚,无非是避嫌而已,但如今这世道可不止四色棍信不过外人,端华和载垣,也是被自己的亲弟吓怕了,这是人不是人的,只要手里有了兵权,就想着谋朝篡位,自雍正帝时的年羹尧算起,到如今的桂良、官文、肃顺,只不过这汉将变成了满将,世易势移,如今这世道外人倒比自家人可信呐!

“三哥,不必多说,战事已近,临阵换将非是吉兆,杨三哥朕是信任的,除了杨三哥,朕也不信旁人。

就如杨三哥所说,剿贼灭匪已经不足以转移旗人和百姓的视线了,如今朝廷需要打这一仗!

咱们君臣合力,一致对外!”

一听杨三哥又要避嫌,四色棍也急了,从武汉三镇到九江,从九江到广州,杨三哥一直在避嫌,到了京师也是如此。

提军机首辅,找自己的对头,带兵打仗,让满人的王爷掌兵,在四色棍看来,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自己与杨三哥一体同心,有什么必要去避嫌呢?

“那咱们就君臣合力一致对外?”

“嗯!君臣合力一致对外!”

“对!让那帮蛮夷瞧瞧咱们八旗爷们的血性!”

“嗯!也让那帮蛮夷瞧瞧咱们大清百姓的心志!”

第十七卷 国不避战 以战强国

第七百八十五章 军情网(上)

打内战,或许杨猛找不到合适的由头,但对外作战,由头很多,从二十年前的庚子一役两千万两的赔款说起,到如今变乱江南的太平天国,都是可以与洋鬼子挂上钩的。

两千万两的赔款,在老百姓的耳中就是一个天价,而朝廷为平定太平天国,所支出的军费,以及战乱之中损失的钱粮,也是一个巨大而恐怖的数目。

老百姓生活困苦,朝廷的税赋极重,有了这两大由头,老百姓的愤恨,也就会从大清朝廷身上,暂时转移到英法洋夷,或是其他洋鬼子身上。

百姓是精明的也是愚蠢的,当大部分人都有吃有穿的时候,这样的视线转移很有用也很有效,但这也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