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2 / 2)

从那以后贺老六就发誓再也不当兵了。

没想到这会儿稀里糊涂的又上了兵船。

于是之后的日子里,贺老六整天望洋兴叹,一有空就坐在船边上看大海。好在这部队军需官比较大方,烟卷管够,贺老六狠狠的抽了个痛快。

又过了大几天,轮船到了地方,贺老六一看傻眼了。

不是说南洋现在都快比广州繁华了么,不是说到处都是烟囱满眼都是稻田果园么?可这放眼望于一片荒凉,港口小城就那么指甲盖一点点大小,贺老六爬上桅杆就能直接看到小城的边缘,这叫什么繁华?

贺老六带着满肚子的牢骚跟着大队下了船,然后又跟着大队进入了看起来像是营房的房子。贺老六心想自己接下来估计都得在这外皮光溜溜的房子里度过了。

吃饭的时候饭桌上的菜贺老六那是一道都没见过,听军官老爷的说法,这是这个地方的正宗洋菜,叫什么土耳其菜,军官老爷还让大家要尽快适应这种菜,因为今后都要吃这些了。

贺老六皱着眉头看着那些糊糊,心想这也能算菜?他拿起“馒头”,粘了一下,凑到嘴边舔了舔。

好像味道还不错。

所以贺老六也不讲究了,直接狼吞虎咽起来。

就这样贺老六在这海边住了有一个星期,部队又开拔了,这一次他们分批坐上了汽艇,沿着一条宽阔的河流向着内陆开去。

据说这条河叫“小黄河”,可是贺老六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河的水黄在哪里。

小黄河两岸依然十分荒凉,不过时不时可以看见正在耕种的田地,而耕种这些田地的人居住的村庄看起来都有相当程度的军事化,不但四周树立着岗楼高墙,岗楼上还能看到重机枪和小口径炮。

贺老六还看到村庄的广场上有人在进行拼刺训练,显然这片土地并不太平。

这和贺老六印象中的南洋可差得有点远。

贺老六对南洋的印象大多来自传言,在他脑海里南洋应该是个繁荣富足的地方,绝不是这种荒凉、并且必须随时武装起来保护自己的地方。

寻思了半天,贺老六终于跑去问排长,自己到底被丢到什么地方来了。

结果排长告诉他,这里叫中东,是淡水河谷的大掌柜的林大人从洋人手中刚夺过来的土地。

贺老六还有些不信。

“我们大明和洋人打了那么多年,不被裂土就已经很勉强了,现在竟然从洋人手里抢下地盘了?”他这样问排长,由于他声音比较大,周围闲着没事的战友都被吸引了过来。

排长一副得意的模样,仿佛夺下这地盘的不是远在天边的大掌柜林大人,而是站在这里的他一般。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们的大掌柜和二掌柜都是神人,大掌柜在欧罗巴闯荡,现在已经把德意志给捏在手里了,二掌柜拿着大掌柜给的钱,到了澳大利亚,又打下了一片天。而这中东,是他们打下的第三块地盘啦!”

贺老六一副受到冲击的模样,他不识字,平时学生发的那些nerv的小传单他看不懂,又不敢拿去给人念着听,怕被当革命党抓走;学生们演讲,他站着听一会儿就会跑,怕警察来抓学生的时候把他也当革命党的支持者给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