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的子弹射向哥萨克步兵,将一个个士兵射倒,但是这次好像哥萨克人的进攻非常坚决,第一批伤亡殆尽之后又上来了一批,好像要一次攻下这个高地一般。机枪持续的怒吼,枪管很快就变得通红了,机枪手不得不打开枪身上的扳手,更换新的枪管。
渐渐地,更换枪管的机枪越来越多,但是在超负荷的射击之下,新的枪管很快又被打得通红,每挺机枪只有一根备用枪管,此时的机枪手们只要用自己水壶里的水为枪管降温了,但这毕竟是临时措施,机枪的持续火力还是在慢慢减弱,渐渐地机枪火力稀疏了下去。
见到国防军的火力减弱,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的哥萨克人来了精神,他们端着步枪,大声吼叫着冲了上来。进攻的哥萨克军距离阵地越来越近,战壕中的国防军战士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哥萨克人胸前闪亮的铜质纽扣和那满脸的大胡子。
“手榴弹。”随着郭诚的一声令下,战士们纷纷投出了手榴弹。
“上刺刀,我们冲。”说完郭诚抽出背后的砍刀,第一个冲了上去。基层指挥员都是使用伯莱塔手枪的,因此他们每人都有一把类似于骑兵的薄刃砍刀。挥舞着砍刀,郭诚第一个冲出了战壕,紧紧跟在他后面的是同样举着砍刀的霍久城。
趁着哥萨克人被手榴弹炸得有些混乱,国防军的各级基层指挥员首先发起了冲锋,在指挥员们的带领下,所有战士都端着打开了三棱刺刀的半自动步枪冲了上去。
啪啪几声的枪响传来,近身后的指挥员们首先用手枪射击,打死了不少哥萨克人,紧接着正副班长们手中的03式冲锋枪开火了,密集的子弹将成片的哥萨克士兵打倒。还没等哥萨克人再组织好进攻队形,挺着刺刀的战士们已经冲入了哥萨克人的队伍中。
叮叮当当的刺刀碰撞声响起,双方已经刺刀见红,进入了白刃战的阶段。开始的时候,哥萨克人仗着身材高大魁梧,想要在拼刺上占些便宜,可惜他们碰上了在新兵营都训练过巅峰刀法的中华帝国士兵。
巅峰刀法可是小风在地球上中国武术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改造成专门的刺刀用法,这样的刀法可不是只靠着力气拼刺的哥萨克人所能理解的。当哥萨克士兵的刺刀与国防军战士的刺刀对碰在一起,那些哥萨克人只觉得对方刺刀上好像有粘力一般,他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自己的刺刀就被带偏了。
等到哥萨克士兵想要收回刺刀,已经来不及了。锋快的三棱刺刀已经刺入了哥萨克士兵的身体。中华帝国特有的三棱刺刀与他国使用的匕首式刺刀不同。
由于有三条对开的血槽,一旦刺刀进入对方身体,通过血槽可以迅速将空气引入对方体内。引入的空气在体内形成空气栓阻塞,能够塞住血管。因此刺刀只需进入人体任何部位八厘米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毙命。
三棱刺刀的好处还不止于此,由于身体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因而不会吸住刺刀,这样刺刀可以从容的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次刺杀,动作间没有丝毫滞涩。
三棱刺刀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很难包扎止合,因此,三棱刺刀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
尽管刀法高明,三棱刺刀也足够犀利,但是哥萨克人毕竟太多了,人数处于劣势的国防军战士们渐渐体力不支,战线有被冲破的可能。关键时刻,郭诚大喊道:“所有指挥员后退,不要用大刀了,集中用枪打。”
听到郭诚的喊声,所有指挥官都退后两步,为自己的武器装弹。由于怕误伤自己人,不管是哥萨克人的栓式步枪还是国防军的半自动步枪,都因为威力太大而不敢开火。
但是指挥官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武器都是用手枪弹的,威力小跳弹情况很少,非常适合近战使用。班长们用冲锋枪,其他指挥官用手枪,很快呯呯啪啪的枪声响起,将哥萨克人打得纷纷倒下,哥萨克人的死伤越来越惨重,很快他们就被赶了下去。
“快回到防炮洞。”见到哥萨克士兵退走,郭诚没有一丝兴奋,他立刻大声招呼战士们进入掩体,很快哥萨克炮兵的报复性炮击就来了,一些没有来得及跳入战壕的战士们纷纷被炸倒,见到这种情况霍久城等几个人立刻扑了过去,将那些倒下的战友不论死活都拉回战壕。
也许是得到了雅库茨克伤亡惨重的消息,哥萨克军队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两次冲锋之间的间隔也越来越短,一切都表明哥萨克人要拼命了。整整一个早上,郭诚所在的营打退了哥萨克人的六次冲锋。
第三百七十八章 拼死阻击(下)
“老霍,咱们的弹药不多了,你下去申请一些,顺便将伤员带下去。”当打退哥萨克人的又一次冲锋,营长郭诚将霍久城也拉入防炮洞中低声嘱咐道。
“不行,老郭,你去申请弹药支援,我守在这里。”霍久城知道郭诚这是想给自己的营留点种子,让自己和伤员们退下去,就是将活的希望留给了自己。随着哥萨克人进攻越来越猛烈,部队损失也越来越大,郭诚手里的这个营已经从四百多人下降到一百人,此刻他已经做好了全员阵亡的心里准备。
郭诚一把拉住霍久城的胳膊急道:“我是营长,你必须执行命令,否则老子毙了你。”两人合作多年,就如亲兄弟一般,郭诚也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这次他是真的急眼了。见到郭诚语气如此坚决,霍久城也知道不能违抗命令,他也只能含泪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