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的一声炮响,奔驰在最前面的灰熊1型战车在行进中用它那五十毫米的主炮开始射击了。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四向稳定仪,战车在行进中发炮的命中率极低,但是双方的距离已经很近,而且哥萨克士兵漫山遍野都是,只要找准大方向一炮轰去,总会打倒人的。
国防军的两个军没有进行任何的休整,当抵达战场的时候,他们立刻从哥萨克军侧后的两个方向发动了进攻,将战车群狠狠的楔入了哥萨克人的队形中。无数的同轴机枪肆虐全场,将毫无遮挡的哥萨克士兵纷纷射杀。转眼之间,本来哥萨克军很有章法的进攻队形就变成了一团乱麻。
国防军两个军的战车部队直接突入哥萨克军阵型之中,而后面的步兵则跳下卡车,从两个方向拉开散兵线包围上来。躲在哥萨克步兵后面的炮兵部队首先遭了秧,他们本来位置靠后,是最为安全的地方。可是当国防军从后面包抄上来,这些没有近战能力的跑兵就被暴露在最前线了。
趁着哥萨克步兵无法回防的机会,国防军的步兵轻松的将哥萨克炮兵逼降,同时还缴获了一大批火炮。失去了炮兵,哥萨克军已经没有了制衡战车的武器,在战车的反复冲杀下,哥萨克军毫无办法,只能选择跪地投降。
塔拉城外的歼灭战顺利结束了,卡捷琳堡东面的战斗也同样即将结束。就在四个军的哥萨克士兵猛攻铁血军第三军二师的防线时,同样的一幕出现了。就在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林阳春率领的国防军主力部队从其后方突出,瞬间冲乱了哥萨克人的阵型,四个军的哥萨克士兵大部分被俘虏,小部分向北突围,钻入深山老林当游击队去了。
中华帝国与哥萨克帝国打得热火朝天,西大陆也同样不平静,虽然地面战比较沉闷,但是天空中却是异常激烈的战斗。在没有了中华帝国供应飞机之后,撒尔帝国和南特帝国的空军一度出现了疲软,不过在一名天才,或者说是疯子设计师发明了转子发动机之后,情况出现了好转。
转子发动机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气缸压缩和排放的动能,它与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从原理上迥然不同。
由于当时南特帝国自制的发动机普通采用水冷,水冷发动机重量太大,安装到战车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安装到飞机上就显得太重了,尤其是在发动机动力不强的情况下,飞机上的每一分重量都要精打细算。
此时的协约国一方,各国的工艺和材料均无法达到中华帝国那种程度,元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太大,产生的热量也高得多,使得飞机一旦安装风冷发动机,高热量会大大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转子发动机可以通过气缸自身的旋转加快散热,不但马力更大,而且重量更轻。
很快一百五十马力的转子发动机就得到了实际应用,它们被安装到撒尔帝国最新的骆驼式战斗机以及南特帝国的纽伯尔飞机上,强劲的动力让这两种飞机的性能大大超越了雏鹰1型战斗机。
转子发动机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他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凡是使用了转子发动机的飞机,由于发动机离心力的作用,所有飞行动作都会偏转九十度,如果你拉杆飞机就会右转,如果你右转飞机就会一头扎下去。
开始的时候很多飞行员都因此出了事故,但是当他们渐渐熟悉了这种怪异的飞机操作之后,雅曼帝国的空军就有些吃不消了。在更加强大的协约国战斗机面前,仍然使用雏鹰1型战斗机的雅曼空军损失惨重,威廉二世不得不向中华帝国求援。
当得到协约国生产出比雏鹰1型飞机更加优秀的战斗机时,方啸宇相当的惊讶,他立刻命令飞机设计所开始设计更好的雏鹰2型战斗机,以供给盟国使用,阻挡协约国新式飞机的肆虐。
方啸宇发现目前的战局有点不受自己控制了,本来他认为协约国的焦点在西大陆,哥萨克帝国应该不会和自己血拼,结果他们却调集了近两百万军队过来,让自己有些损耗过大,同时牵制了中华帝国大部分的陆军兵力,毕竟中华帝国现在加上预备队也只有三百万左右的军队。
第四百零三章 剑指西奈运河
现在雅曼帝国在西大陆战场上承受着撒尔帝国和南特帝国的联手压制,虽然雅曼帝国的士兵更加精锐,但是毕竟他的人口基数少,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么长时间的作战,而几年大战下来,雅曼帝国已经到了极限。
至于哈布夫斯堡王国和萨丁大公国,与其说他们是参战国,还不如说是雅曼帝国的拖油瓶,他们的军队战斗力低下,海军实力更弱,在地中海上虽然拥有了一段时间的制海权,却因为撒尔帝国舰队进入地中海而丧失了,现在他们的舰队只能龟缩在港口中,做一支存在舰队而已。
至于伊斯坦帝国干脆就是个打酱油的,就连中华帝国吸引了哥萨克帝国大部分力量,伊斯坦帝国的策应进攻居然还是被为数不多的哥萨克守军打败,真是让方啸宇哭笑不得。
现在波士顿帝国持续观望,牵制了中华帝国的东大洋舰队和大部分海军陆战队,哥萨克方向又牵制住了中华帝国大部分的陆军,虽然在东大陆与中大陆南部的战斗中中华军驱逐了全部协约国军队,却依然没有抽出多少兵力,而现在方啸宇却又不得不开辟一个新战场,以吸引协约国军队,为雅曼帝国减压,否则雅曼帝国就有倒下的危险。
在地图上来回搜索着,方啸宇信口问道:“老冯,你说现在打什么地方最能够吸引协约国的火力,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我们现在的剩余兵力。”
冯世昌不假思索地答道:“自然是西奈运河。”
“西奈运河?”方啸宇在地图上中大陆与南方次大陆的交汇处找到了它:“为什么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