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在一旁听了个端倪出来,“我们的小老板考了省第一?”
“是,文科第一。”
“那是真值得庆祝。”也是这样一路考过来的徐斌,知道拿省状元的不容易,他当年,也就刚过一本的线,离省第一名,差的老远。
挂面作坊也装了部电话,接电话的是二舅妈,她们也都知道成绩今天出来,问了一句,“大姐,一平考的怎么样?”
“还不错,爸呢?”
梅建中听到二儿媳妇喊他,也不像平日里那么稳重,一路小跑着过来,“怎么样?”
“爸,一平考了全省第一,686分。”
“好,好!”梅建中一迭连声的说。
两个舅舅和三个舅妈都围在旁边,听了这个消息,也是笑声一片,三舅妈笑着说了一句,“这两年,他冯家的祖坟上,真是冒青烟。”
说这话的不止她一个,四叔在老家最豪气,直接到旁边的小卖部买了挂五千响的鞭炮,在村部前面噼里啪啦的放起来,听到声响的乡亲们出来打听原因,一听是这事,大家都与有荣焉。
对于一省的第一名,他们并没有直观的认识,但都知道,他们村,终于要有一个大学生,这个头开了以后,自家那个现在还在上初中的,将来说不定也能上大学呢。
也有些人听了这事,比较起冯振昌他们家前几年和现在的情形,也说,这几年,冯振昌他们家先人的坟头上,真是冒青烟。
在回家的路上,冯一平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公司那些得到消息的人,都给他打来了电话,一直关注的郑佳怡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也给他打电话贺喜,李嘉一个劲的叫嚣着要他请客,“请客没问题,那你要准备好厚礼哦!”
到家后,他接到了肖志杰他们的电话,都很替他高兴,“恭喜啊一平,以后别人问起来,我们就可以吹牛说状元的同学了,还有,你把钱准备好,就等着请客吧!”
他们两个的成绩,比中考时高一些,一个515,一个518,要是在其它的大部分省份,这样的成绩上不了一本,那也是妥妥的二本,可是他们省是教育大省,分数线一贯比其它的省份高出一截来,这个成绩,三本都够呛,老师估计,今年三本的分数线,应该刚好在510到520之间,二本应该在530以上,一本,应该在560以上,所以填志愿的时候,会很伤脑筋。
第二天中午,小舅带着冯玉萱也赶到市里,一共三辆车,从学校接出来5个老师,还有两个主任开着学校的一辆车一起跟过来。
爸妈他们这次很豪气,包了市里最高档的酒家聚丰园里最大的包厢,还把金属制品厂的丁强和负责销售的人拉来作陪,务必要让老师们吃好喝好。
就过三巡,陈老师借着酒劲问了一句,“刚才在车上我就想问,一平,你开的这辆车是你的?”
“对,我爸妈给我买的。”这事现在也没必要瞒着。
“还真是啊,我们以前就听说你是开车来上学的。”
“我们在省里做了点小生意,一平吧,其它方面都好,就是喜欢这车,这也是他第一次问我们要东西,我和他妈咬咬牙,也就给他买了一辆。”冯振昌说完举起杯,“我再敬大家一杯!”
“可不是吗,我们做父母的,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就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各种要求吗?”教导主任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不过,听冯振昌这么一说,老师们的态度也更热情些,再也不会小瞧这两个穿着简朴的夫妻,他们说是一咬牙就能给冯一平买那样的车,他们可是把牙都咬碎了也买不起。
吃饱喝足,冯玉萱从包里拿出7个信封,政教处的主任一看这架势就抢先推辞,“今天的这餐饭已经很丰盛,这就够了。”
冯玉萱笑着从里面掏出来几张印着有佳便利的代购劵,“我们在有佳便利里也有些股份,这几张购物券就是一点心意,老师们平常买个油盐酱醋什么的,可以用这个结算,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