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页(2 / 2)

……

没见面之前,蒋教授还想着,这个所谓的嘉盛主管美国事务的副总裁,从国会山出来的布坎南,有没有可能是杜撰的履历呢?冯一平他一个小年轻,哪里能请得到那样的人?

等到了餐厅,他最后的一丝侥幸,也收了起来,那是一家会员制的高级餐厅,不接待会员之外的顾客,而会员,还真的不是国会山上的那些人——比如,就这一会,他就看到了三位参议员,正在和人谈笑风生,就是那些公关公司和咨询公司的人,而这些人,一般也都有国会山或者联邦政府各部工作的经历。

“不好意思,”布坎南结束了跟一个人的寒暄,笑着跟蒋教授致歉,“他的老板,是新能源拨款委员会的主席。”

听了这话,蒋教授有几分高兴,看来对我这个项目,你们还是很看重,要不然,怎么现在就开始打听相关的政策?

他拿起餐前酒抿了一口,“本届政府,对新能源领域,还是很支持。”

布坎南还来不及跟他说什么,就忙着站起来,跟一个刚进来的人打招呼,“阁下。”

不用说,又进来一位议员。

看着布坎南和这些大人物们相谈甚欢,对他的履历,蒋教授哪还有什么怀疑?

“不好意思。”布坎南坐下来,再一次道歉。

“没关系,”蒋教授笑着说,“看来布坎南先生在国会山,相交甚多。”

“哦,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找新能源拨款委员会,并不是了解对电池方面的拨款,ac公司你知道吧,那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方向的公司,我们也有参股,我找他,是了解本届联邦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

“原来如此,”蒋教授又喝了一大口餐前酒,不过这次喝得有些急,“看来小冯同学,对新能源这一块,兴致很浓。”

“不过,他和我们大家一直认为,主要还是在汽车这样综合性的项目上加大投资,多在整合上面下功夫,至于新能源汽车下面的各个枝技术,并没必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到时应该会有很多选择,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听了这话,再联想到和冯一平通电话时,他明显没有之前热衷,蒋教授这下,连话也说不出来。

也不好说得太过,见了他的脸色,布坎南又往回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账上闲置的资金太多,合适的项目却并不多。”

“我们这个项目,绝对非常好,我们的电池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只要能够量产,肯定能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蒋教授马上抢着说。

此时的他,哪有冯一平找上门去的时候,老子的技术独步天下,而且影响深远,关系重大的那股傲劲?

“我听说,蒋教授的项目,还没有启动?”布坎南笑着说。

自从核实了布坎南的身份,蒋教授现在,哪还敢拿着跟冯一平说的那一套什么进展顺利,增资的说法来糊弄?

老老实实的说,“是的,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包括生产工艺和流程,也都经过周密和科学的设计,只等资金一到位,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

布坎南却不接他的话茬,现在,应该是让这个教授,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一平说,他很敬佩像蒋教授您这样的学者,他承诺,将来一定会建一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费用上不封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