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页(2 / 2)

“冯,你得理解我的苦衷,我是kcb和红杉招聘的。”施密特叹了一口气。

“哦,对不起。”冯一平忘了这一点。

对施密特来说,那两家风投公司,既然能招聘他,自然也能解聘他。

如果莫瑞兹和多尔,认为施密特在公司表现得过于软弱,或者是对公司完全没有掌控力,那解聘他也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以施密特这次这么过激的举动来看,怕是这事已经在酝酿。

对于施密特来说,这样的结果,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他之前在sun、novell任职期间,屡次被微软击败,先后就职的两家公司,始终徘徊在破产边缘。

好在红杉和kcb的用人观比较奇葩,他们认为,在这样的压力下还能支撑的ceo,足够强大。

但如果这一次再被解聘,那施密特的职业生涯,确定无疑的会打上一个失败者的标签。

“那我们换一个角度,施密特,你必须明确跟莫瑞兹和多尔指明,谷歌不是他们投资的其它公司,在你加盟谷歌的时候,佩奇和布林,就拥有公司绝大多数股权,而他们两家加起来,不过只拥有20的股权,稍微了解董事会运作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谁主谁次。”

从这一点上看,冯一平非常佩服佩奇和布林的精明和先见之明。

99年,他们当时急需资金,也需要在硅谷人脉丰富,能给公司带来很多附加便利的投资者。

他们首先放出风声,希望能得到红杉的投资,被人引荐后,迈克尔莫瑞兹拨冗见了这两个年轻人一面,被他们的激情所打动,同意他们的报价,决定投资2500万美元,占谷歌五分之一的股份。

但那两个在莫瑞兹看来,跟中学生一样的家伙,已经有了防范和后招,他们需要红杉资本这个硅谷最出色的风投,给他们带来资金和其它方面的支持。

但是,不说早前发生在科莫多、苹果、康柏等公司,风投赶走创始人,找来新的舵手的事,红杉此前投资思科,之后赶走创始人,扶持钱伯斯上位的事,还历历在目,佩奇他们,不想步这些前辈的后尘。

于是,在成功的勾起本来很矜持的红杉资本的兴趣之后,他们俩立马一脚踩两船,玩起了一女两嫁的把戏,以红杉同意投资为背景,向另一家投资大佬,也是红杉的老对手,kcb热情的发出了邀请。

有了红杉的背书,约翰多尔很快跟他们俩见面,同样被他们打动,给出了红杉一样的条件。

于是,此前求人的佩奇和布林,掌握了主动权——只出让公司20的股权,让那两家去竞争。

此时的红杉和kcb,都希望与谷歌达成协议,都想单独拿下这20的股权,为未来把控谷歌埋下伏笔,因为谷歌的坚持,让这两家风投大佬拉开了激烈的拉锯战,足足僵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此时,把这两家公司挑逗得欲罢不能,裤子都脱了,准备宠幸谷歌这个看上去香甜可口的新目标的佩奇,通过中间人给他们发出了最后通牒,“两到三天之内,如果他们还不同意我们的条件,那么将不考虑和他们的合作。”

此时的谷歌,因为两大风投公司的激烈拉锯,已经成了沙丘路上其它投资公司眼里的香饽饽,已经有一家投资公司主动找上谷歌,把谷歌的估值,从125亿提高到15亿,红杉和kcb无奈,最后只得共同投资,平分那五分之一。

于是,这两个家伙,得到了硅谷这两家原本水火不容的两大风投的鼎力支持,同时,还牢牢的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让公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会受到资本的干扰。

加上冯一平去年资金的注入,谷歌营收的增加,短期内,哪有继续融资的必要?

“至于上市,现在当然可以考虑,只是,这样重大的事情,自然要经过董事会允许。”

这话意思也很明白,还是那句话,在董事会上,那两家风投持有的股份,只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