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如果没有自由行,莎莎,大家乐等肯定关闭一定门店,从而影响业绩,股价必然大幅下滑,由于关闭了门店,租金必然下降,本来就一直阴跌,不景气了好多年的房地产,只会继续跌,铺位卖不出,租不出,利润大减,业绩下滑。
这最后将反应在股市上,地产股股价继续下跌,权重股下跌,必然导致恒指下跌,交易量必然萎缩。
交易量萎缩,交易低迷,金融业必然大受影响……香港的未来,就会和日本一样,陷入长期的停滞,不,甚至会比日本更惨,因为在香港经济里占大头的,就是服务业、地产业和金融业。
这三样都不行,香港的明天,还哪有希望?
顺便说一句,代表特首和中央政府磋商自由行事宜的梁先生,是后来的第三任特首,在任内,这位大力促成自由行的功臣,又提出了收紧自由行的政策。
不得不说,冥冥之中的一些安排,让有些事看起来很有讽刺意味,特别是在当初,中央早就提醒过特区政府,要注意后续的影响。
罗欣兰站在办公室里,又一次远眺着那家已经换了主人的酒店,她非常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快就出台这样的政策?为什么要让自己最得意的一件事大打折扣?
会所里的几位也在谈论这件事,“我现在是越来越相信运道这事,你们说,冯一平当初同意收购的时候,肯定也不知道后来的非典和自由行吧,这运气!”
“时也命也,”另一位老气横秋的说,“对了阿豪,你们家在内地投资的收益,会比将来地价上涨,导致酒店总资产上涨的这一部分要多吧。”
这话,就有几分调侃和幸灾乐祸的味道,他们这些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彼此间看不惯,也很正常。
李家伦这会没有心情去奚落罗忠豪,他也非常想不通,这个冯一平,为什么一直有这样的好运气?为什么他的所有商业决策,看起来都是在最合适的时机出台?
他怏怏不乐的灌了一口酒,感觉到手机震动起来,一看,是李方成来电,前些日子不是还跟我摆架子吗?不接。
第十八章 盈亏在个人
李方成主动打电话给李家伦,也是没办法。
他为什么摆架子?固然有之前李家伦在他面前摆架子的缘故,他也希望李家伦能主动再给自己打几次电话,问问这几个月的收获,然后轻飘飘毫不在意说,“综合回报已经超过30。”
而那时,听到这句话的李家伦,有多羡慕嫉妒恨,有多诧异,那自己就有多爽,想着李家伦还很有可能低身下气的从自己这里套消息,那就再爽不过。
可是那家伙倒好,挂了那个电话后,一直就不跟自己联系,李方成可是打死不会锦衣夜行的人,就是衣锦还乡,也一定会提前召集更多围观群众的那种人,所以在端了一阵架子之后,按捺不住的他,又主动联系李家伦。
李方成第四次呼叫的时候,那边的李家伦终于接通了电话,没有其它意思,大家此时都在议论,不,是夸奖和佩服冯一平,他也想了解一下,自己挑拨的这招闲棋,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
“李大老板,怎么居然有时间给我打电话?”
要说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养气功夫还是不足,虽然表现得好像很豁达,但一开口,那股子计较的酸味,迎风能飘出十里去。
“阿伦你这是哪里话?我可和你不同,杂事很多,上一次打电话时,确实有些麻烦事,现在总算处理妥当,这一阵子收获不错,都是因为你给我出的那个好主意,今天给你打电话,就是想跟你约个时间,一定得当面好好谢谢你。”
这一次,李家伦也没有摆架子,听着周围的那几位,刚说完冯一平的运气,现在又在说冯一平的眼光,他非常不舒服,急需听一些冯一平倒霉,或者挖他墙角的事,心情才会愉悦。
“那好啊,明晚7点。”
“好的,我明天通知你地点。”李方成有些悻悻的挂了电弧。
他想听的不是这个,电话里都说得那么明显,李家伦为什么不顺着自己的意思,问问具体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