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杯得喝,也为了雪你这一阵的辛苦,”刘继忠笑着一饮而尽,伸出杯子,“再来?”
“这杯为什么?”
“为什么?当然为了答应你的事。”
“什么事?”
“呵呵,”刘继忠伸出一根手指,“按现在的趋势,这个项目顺利结束之后,我们能进账这个数?”
“一亿?”
“嗯?”刘继忠摇头,“你再猜。”
“十,十亿?”沈雪紧张得说都不会话。
“呵呵,对咯,”刘继忠大笑,“你看,我们是不是又近了一步?”
“哇,太好了。”沈雪如小鸟投林一样,轻快的跃进刘继忠怀里。
……
“老公,你快点。”卧室里,灯光被调成了粉红色,沈雪在娇滴滴的叫。
“好咧。”刘继忠用浴巾擦着头发,关掉书房的台灯,关电脑之前,顺手刷新了一下,然后,他觉得自己真是手太欠,网上的那条新闻,让他的好心情霎时消失殆净。
第五十五章 硕果累累
看到这个消息,像刘继忠般恼火的人还是极个别,第二天一早,这条消息让很多人很是雀跃了一番,咱的小冯同学,自己公司在美国上市都不够,今天又收购了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
各路纸媒自然也是争先恐后的报道这一消息,连包括意向作风稳健的财经日报这样的报纸,今天都变成了这样的标题党,《中国公司第一次成功的收购了美国的知名上市公司》。
什么第一啊,十大啊什么的标题,老百姓就好这一口。
于是,好多人看了这条消息以后,也不去管这次收购的主体,其实是在美国注册的公司,也不去管这家知名的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就几个亿,他们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好,咱也牛了,咱也能收购美国的上市公司啦!
嘉盛集团的员工,可以说是最早知道这事的人,此时有些奔走相告的意思,旗下所有酒店、便利店、专卖店的电子屏幕上,都打出了这一消息。
如果做一个统计,今天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至少会提升10个点,所有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从今天起,也会永远提升10个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事持乐观态度,或者说,有些专家就是希望靠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搏出位,到晚上,网上、报纸上,已经有一些专家不看好嘉盛这一次收购的言论。
公允一点的,或者说说了跟没说一样的,一般是这样的观点,“收购容易整合难。”
这其实也是客观事实,国内的大多数公司,国际化的起步比较晚,不熟悉国外的商业环境,不习惯国外的商业运作方式,不少看上去不错的并购,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何况,嘉盛这次收购的公司,看上去个它的主业关联性不大,想有机整合,更是难上加难。
这还算好,那些纯粹为搏出位的人,直接这样写,“一个快速辉煌的公司,即将衰落的开始。”
“我们国内的公司,跟欧美相比,向来平均寿命都不长,现在看来,目前国内最知名的民营企业嘉盛,可能也会如此,这个创造了很多记录的嘉盛,将有可能比它飞速崛起更快的速度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