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页(2 / 2)

有没有可能,现在收购奈飞,就像是去年收购硬币之星一样,只是为他的最终目标服务?

冯一平已经在进一步揭开谜底,“但是,这并不全是我们为奈飞准备的全部。”

马灵看着台上那个光彩四射的家伙,心里说不出的骄傲,她是骄傲自己的眼光。

另一边的苏珊,看了台下的马灵这会脸上的光彩,却忍不住有些腹诽,能不能像你在对待女孩子上那么干脆直接点?

她这误会真的很大,冯一平最不干脆的,恰恰就是在对待女孩子上。

“我得说,那个当初不屑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现在已经有样学样,准备上线自己的dvd租赁业务的百视达,他们有一个词用得很对,利基市场。”

“如果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整个dvd租赁市场,不管是我们这样的现代的,还是他们那样的传统的,其实都可以说是一个利基市场,是那些大的传媒集团懒得布局的市场,对吗?”

这个当然对,现在所有从事dvd租赁和销售的公司,其实都只是在为那些电影公司服务,也就是在为那些传媒集团服务,而且,议价能力非常有限。

“我看了公司的相关数据,如果按之前的趋势发展,我们将在短期内,也许是两三年内,我们销售的dvd总数,将累计达到10亿张这样可喜的数字,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那样就是巨大的成功吗?”

“那是巨大的成功,但是,那不是属于我们的成功,那是属于上游的传媒集团的成功,那是属于我们下游的s这样的邮政公司的成功。”

“我们的业务量越大,电影公司和s收入更高,但是我们自己呢?公司去年才终于实现盈利,但只有不到700万美元。”

这个数字,让大家都有些赧然。

确实,公司赚来的钱,大部分都给了电影公司和邮递公司,一年的邮递费用,都要几年才能赚得到。

冯一平摇了摇头,“所以,从长远来看,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奈飞。”

“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很简单,那就是颠覆。”

“只不过,奈飞创办之初,颠覆的是传统的dvd租赁市场,而现在,我们要颠覆,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底下哗然。

有些人兴奋,高科技行业的每一次发展,不都是对之前自己的一次颠覆吗?

有些人则难掩失落,难道真要抛弃自己辛苦努力得来的成果,再一次从头开始?

“我们是一家高科技互联网公司,我们颠覆的途径,自然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在我们一心一意的盯防百视达,针对沃尔玛的时候,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在从互联网泡沫开始的那时到现在,这短短的两三年中,互联网技术已经取得了又一次飞跃。”

“再也不是从网上下载一部电影,需要耗费几十个小时,花费超过10美元宽带费用的时候,而这,正是我们新的机会。”

“是的,你们没想错,”冯一平看着台下已经有些恍然的员工说,“流媒体和即时点播,才是我们应该专注的新方向。”

“轰。”下面顿时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