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1页(1 / 2)

鉴于冯一平之前在蓝海战略上和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合作,有这样的电话打进来,想想其实也不奇怪。

但在哈上历史上,这样还没有出版,就遭到如此热捧的专著,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也正因为如此,哈商出版社此时也正头疼着呢!

打进来这样的电话越多,新老用户们越期待,越热情,他们就越是头痛。

哈商出版社,几乎还是当初的哈商出版社,但现在的冯一平,可绝不是当初的冯一平。

当初的冯一平,需要借哈商出版社的卓著影响,把自己的蓝海战略,迅速送到那些知名人物手中。

现在的冯一平,还真不需要这样的渠道,只要他需要,他的朋友圈里,有的是人会帮他宣传。

更重要的是,相比第一次,冯一平的运作手段更纯熟,虽然只抛出了个大概的概念,就已经引起了这么广泛的关注,此时想和他谈什么条件,自然是难上加难。

但据说,冯一平目前并没有定下来确定的出版社,并没有卖出哪一个国家的版权,这自然会让哈商出版社心动不已。

虽然可想而知这一次合作的难度,悲观的说,绝对是主客异位,冯一平占绝对优势,己方全面出于劣势,但无论如何,这样大好的机会,哈商出版社自然不能放过。

在大家的热烈期盼下,当初负责蓝海战略一书具体事宜的汉密尔顿,又一次踏上了东方的路途。

……

同样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单位的电话,多得让办公室的文员们,痛并快乐着。

第七百四十九章 拒绝

包卓远穿着英式的小格子西装,笑呵呵在《前沿》杂志社里这里停停,那里聊聊。

和老友一起喝茶的时候,他也自嘲自己就是个劳碌命,明明退休了,说起来还是第二次退休,现在只当个顾问而已,好多工作却还总是放不下来,总是不由自主的朝办公室跑。

结果马上遭到了老友们的围攻,“能不要再炫耀了吗?”他们说。

他们杂志界的这些老人,这些在包卓远第一次退休前后,就陆续退休,颐养天年周游世界的人,谁不羡慕包卓远?谁不羡慕包卓远的好运气?

当初包卓远在冯一平的游说下重新出山,他们其实非常不看好。

在香港想做一本严肃的政经刊物,而且还要做到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听闻这个消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规劝过包卓远,年轻人有梦想是好事,我们都老了,梦太多会影响睡眠。

但也不知道那个内地的年轻人,给包卓远灌了什么迷魂汤,他还真就是吃了称砣铁了心,怎么劝都劝不住。

出于关心,也算是为了支持,或者还存着其它一些不好言说的心思,他们都成了《前沿》杂志的订户。

新千年第一个月五号出版的《前沿》创刊号,他们都以最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结果,感受不到包卓远的信心,只看到了一大堆可能的麻烦。

最前面的那一章新一年的展望,倒是显露出了《前沿》杂志的野心,从那年几次关键的选举,到全球的经济形势,几个主要国家经济的走向,他们都明确的给出了很具体的意见。

宝岛的蓝绿之争,究竟谁会占上风,美国总统大选,究竟是谁胜出?世界经济形势会如何,具体的增长点数,美国经济的增长点数……居然连这些都有了明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