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2页(2 / 2)

这样的机会,不打一波广告,怎么说得过去呢?

“我们也一直在积极的参与各项慈善活动。”

“我们也深知,慈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把善行落地,把广大民众的热心,变成需要帮助的人最需要的物资,并且准确的送到他们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其实反对那些临时发起的募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那其实相当于对民意的一种绑架,除了能让有些人大受关注,实质上,并不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什么。”

底下哗然。

这就等同于是啪啪的打莎朗斯通的脸啊。

只是,你确定你今天要说的事,能重新赢得公众对你的喜爱?

“我们认为,这样的行为如果多发,那必将是对慈善的一种伤害,因为没人愿意自己的善款,最后却到不了那些最需要的人手中,这自然必将影响他们在慈善方面的积极性。”

好像也有道理哦。

有些募捐,可能到最后,连总额都没公布,更是别想知道用途。

哎,好想看看今天还在到处接受采访的莎朗斯通,听到这番话后的表情。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冯一平笑着说。

“后来我们就思考,能不能用现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选择一个方向,展开一个可持续性的慈善项目?”

“后来,我们找到了。”

“首先是方向,经过反复筛选后,我们觉得,饥饿问题,是一个非常需要努力的问题。”

“虽然我们的粮食总产量,足够养活地球上的60多亿人口,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有超过9亿的人口,没有摆脱饥饿。”

“这就相当于世界上的每7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

就是连那些在罗马的记者,都不知道这一数据。

这个数据,看起来那真是相当触目惊心。

“在我们的很多父母,还在为孩子不愿意好好吃饭而操心的时候,世界上,每年有260万儿童,因营养不良死亡。”

“每年,260万。”冯一平话音沉重的重复了一次这个数据。

260万,这就几乎相当于苏黎世总人口的两倍。

“我不想大煞风景的说,此时此刻,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人,包括一些儿童,正因为饥饿,而走向他们也才开始的人生终点,但事实,就是如此,此时此刻,因为饥饿,有些孩子已经走完了他们短短的一生。”

他沉默了一会,好多台摄像机,此时都捕捉到他眼里有泪花在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