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的董事长及其它10名高管,因为违反香港关于上市公司的相关法规,而被廉政公署带走调查。
复星的一个投资3000万美元的钢铁项目,同样受到调查。
被看作是民营企业开始向体制瓶颈、管理瓶颈、经营瓶颈突破,在经历过家族企业、股份制企业和集团型企业后,民营经济一次大胆的模式创新,由几家私企组建国内的第一个民营财团中瑞,获准挂牌之后,并没有任何举措,并很快出现了高管离职的现象。
连一向行事稳健的东方希望,投资逾百亿的铝项目,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而不得不停摆……
这一桩桩一件件,可能有些人看了,还会叫好,但却让很多民营企业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感觉有些不踏实。
那么些那么大,要实力有实力,要关系有关系的公司,说查就查,说倒就倒,众多小私企的老板,不管是胆子大,还是心大的,白天忙下来,到了晚上,心里难免总会有些虚。
那些过往经不起推敲的更甚。
真说起来,很多民企那就跟官员一样,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
侵占国有集体财产这样的事,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机会和实力,但是偷税漏税呢?拖欠克扣工人工资呢?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呢?骗贷呢?……
正和冯一平说的一样,《意见》的出台,是民营经济这些年得到最充分的肯定,也自然是对他们的肯定。
既然对他们都肯定了,那么,之前的有些担心,自然可以抛到一旁,晚上,也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
冯一平早餐的时候,也在看这方面的新闻,他也挺高兴,因为徐斌在邮件里,顺便提了一句,今晚各地假日酒店的餐厅以及房间预订,非常火爆。
他让吴倩问了天骄居那边的情况,果然也一样,金宝金总裁还有些不解呢,年都过了,上班也几天了,怎么今天这么多人订位?
“冯,这个法案对商人很有利?”马灵见他吃早餐时就电话不断,好奇的问了句。
好吧,法案,这个《意见》,确实类似美国的一些法案的地位。
“是,从市场准入,到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都提供了一些列利好条件。”冯一平解释道。
“哦,那真是好消息。”不说前两项,就最后的税收优惠这一项,就让马灵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美国人,对这一点她异常敏感。
“只是,为什么我觉得你并不是太高兴?”
“我们暂时不会涉足新领域。”冯一平说。
“是,我们现在就发展得很好。”马灵说。
其实也不止如此。
冯一平不知道这个早上,有多少民营企业家,两眼放光的看着那些国家刚放开的领域,他想,有些事,虽然刚过去不久,但大家可能都已经忘了。
同样是在去年年初,德隆系的掌舵人唐万里,可能是预感到了什么,对记者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最大的诱惑,是生意的诱惑,我们总是渴望做那些更高端的生意,但如果不把握好,就会带来灾难。”
他创办的德隆,没有把握好这样的诱惑,所以崩盘了,此时面对这样新的利好,面对一些此前属于国企禁脔的领域,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企业家把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