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4页(1 / 2)

还有很多其它的问题。

比如说,苹果是一家重设计的公司,所以,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很多时候,侧重于追求设计,也就是更偏重于艺术,而忽视了其它问题,包括一些非常关键的技术问题。

在今年年初,他们制造的第二台原型机,就很好的延续了ac电脑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全部使用拉丝铝的材质。

乔布斯对它很满意。

但约书亚他们却有些傻眼。

然后,一位科学家,一位天线专家不得不对那些掌握着大权的设计师们说,“使用这样的材质,在很多功能的实现上,会有不少问题,因为无线电波无法穿透金属。”

团队里的那些优秀的设计师兼任艺术家,他们最后一次接触科学课程,可能是在初中的时候,于是很认真的问,“为什么不能开个小口,让无线电波穿出来?”

还有手机的尺寸,有些人觉得,应该和iod一样大,有些人觉得,要比现在最终确定的尺寸还要大……

然后,当最后生产出大约100台样机之后,乔布斯又突然发火,“我们产品的屏幕是不允许这样轻易被划伤的,我要换防划玻璃屏幕,我要在六周之内解决这个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乔布斯的好朋友,中国的那位冯先生,他的公司,依托从康宁购买的一项专利技术所生产的玻璃,能完美的满足乔布斯的要求。

这些,是硬件方面的。

软件方面,同样阻力重重。

乔布斯想让这部手机,运行一个修改版本的osx,如何将一个这么巨大的系统,放到手机芯片中?

因为手机硬件的限制,手机系统必须修改为osx的十分之一大小,那就意味着,需要去掉高达几百万的代码……

就没有哪一部分的工作是轻松的。

包括现在,当初遇到的那么多的问题,已经节本解决,但就是这个发布会,大家又要解决很多新问题。

其它公司开发布会,将设备放到大屏幕给观众看,都是用一台摄像机对准设备拍摄,但乔布斯不同意这样的方案。

因为按照那样的方案,当他演示的时候,当他点击手机上的应用时,他的手指也会显示在大屏幕上,会挡住手机。

所以他要求,演示的时候,大屏幕上只同步看得到他操作手机后的画面,但看不到他的手指。

为此,工程师团队们,又不得不加班加点的找解决方案,最后,在手机背部安装一些电路板和视频电缆,然后连接到投影仪,这才达到了乔布斯的要求。

但你以为这就是大团圆结局了,大家马上就能走上成功的巅峰吗?当然不是。

因为目前所有生产出来的原型机,内存都只有128,而目前所有运行的应用,都很臃肿,这两样叠加的后果,就是那些珍贵的原型机,动辄崩溃,动辄崩溃。

加上苹果的核心团队里,没有无线电专家,所以智能手机这个团队里,也没有无线电专家的加入,所以原型机的信号,都不算好——所以苹果手机信号不好,真不是假话。

还有一些目前他们也找不出太合理解释的现象,比如说,先发送邮件,然后浏览网页,挺好,但反过来,你如果先浏览网页,再发送邮件,那它马上开始罢工。

不得已,约书亚他们经过反复试错,最后研究出一个他们称之为“黄金通道”的方案,也就是一系列任务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