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保尔森摆手,“我说的不是这个。”
不是这个?那是哪个?冯一平有些不明白。
“是你在一年多前的那份报告。”保尔森说。
报告?
“因为你那份报告的缘故,华尔街原定和中国的很多投资,都被你们的政府干脆利落的叫停。”
“就说贝尔斯登,他们早就在和你们的一家央企,洽谈互相投资十亿美元的协议,但到现在,一直没能谈成。”
他摊了摊手,“现在看来,是永远不可能有达成协议的机会了。”
冯一平这才明白,保尔森说的是什么报告。
他也并不是太意外,时间过去这么久,这事传到保尔森这里,也不出奇。
“所以冯,你知道你不过是随意的一个举动,给我们带来了多少麻烦吗?”
“如果有来自中国的投资,贝尔斯登,以及其它的很多华尔街公司,包括摩根斯坦利和黑石,接下来压力都会小很多。”
冯一平这会的心情,可以用后来的一个网络短语来形容,那就是,哔了狗了。
上午,前总统克林顿的财政部长找我吵,下午,现总统小布什的财政部长,又来埋怨我。
他一时都有些恍惚,难不成,打拼这么多年,我还是个软柿子不成?
“不保尔森,”他顿时连部长也不叫了,汉克也不叫了,斜眼冷冷的看着保尔森,“谁告诉你我那是随意的举动?”
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门求教
“提交那份报告的缘由,撰写那份报告的过程……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虽然我个人,并不能从那份报告里获利,但写那份报告,是这么些年来,我做的最认真的几件事之一。”冯一平说。
“冯,冯,”保尔森连声叫道,“我知道,我也理解……”
“你是应该理解,”冯一平站起来,“如果连你这个高盛的前掌门人,现在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都不能理解,那么。”
他摇了摇头,“我对美国经济更远的未来,真的不抱任何希望。”
“中国和美国,在当前以及今后大概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而且互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在这样的格局下,如果美国的商界,在和中国,尤其是和中国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合作时,目光短浅,甚至考虑用欺骗的手段。”
他看着保尔森,“我不认为,这会对彼此在贸易方面的合作以及互信,带来好的影响。”
“我也不认为,这会有益于美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