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4页(2 / 2)

至少,要在广发出问题的时候就出手。

而目前的大环境,就是除个别国家外——主要是我大天朝,其它国家的金融机构,全都动荡不安。

目前又是大型的、全球型的、盘根错节的金融机构大行其道的时候。

此时如果任由像贝尔斯登这样的国际性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那后果肯定更加不堪设想,说是惊天浩劫也不为过。

因此,救贝尔斯登,就是提振市场信心,尽量避免局势在近期急剧恶化,给后续的行动,留出更充足的时间来。

“你们是打算找一家公司收购它?”冯一平问。

在当前的情况下,直接向贝尔斯登注资,并不现实,因为你不能指望所有的美国民众,都看到这样系统性的风险,也就是,不止贝尔斯登,华尔街另外的四家投行,也会倒闭。

所以目前可行的方式,只能是收购。

“我们是这么打算的,毕竟,贝尔斯登也是一家非常知名的公司。”保尔森说。

那当然,哪怕是现在,贝尔斯登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是一块金字招牌,所以,找到买家并不难。

“那么问题就是,贝尔斯登那些证券资产的定价。”冯一平说。

贝尔斯登的资产中,证券资产,也就是次级贷款,肯定会占相当的部分,而谁还愿意这个时候大量入手次级贷款?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解决方案,把他们的那一部分资产打包作为抵押,向纽约联储申请同等数额的贷款,这笔贷款,直接交给收购公司。”

“这笔贷款如果出现损失呢?”冯一平问。

比如现在价值百亿的次贷证券,未来能值多少?谁会说得清?

一般而言,肯定会贬值,非常厉害的贬值。

“这笔贷款,将由财政部担保。”

也就是,由国家承担损失。

“国会那边?”冯一平问。

这些事,自然不可能由他们和白宫说了算,国会不批准,那就根本不可能实施。

“我们会说服国会。”保尔森声音大了起来。

虽然听起来有些底气不足,但勇气和意志,却不容置疑。

“我相信你也一定能做到。”冯一平笑起来。

这样做,其实很可行,因为,包括美联储,以及纽约联储等,它们经营所产生的利润,都要上缴给美国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