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页(2 / 2)

原本世界当中,儒门在王莽变法改制失败之后,就走入了死胡同。

虽然儒学在东汉时代,苟延残喘了一两百年,却几乎已经丧失生命力,变得寻章摘句起来,钻到故纸堆里再也爬不起来。

读史越多,越是能够感觉到历史就是一个轮回。

清代儒学发展到乾嘉之学的时候,也都变成了那种训诂考据,同样钻入死胡同中。

不同的是,随着东汉末年儒学崩溃,所谓圣人之学,一线不绝如缕。

一直到宋代开始重新复兴,再造儒学,将原本的神道儒学改造成为了人道儒学,一直延续统治思想界到清末。

然而清代的儒学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乾嘉之学已经走入死胡同,钻入故纸堆里搞考据,再也没有复兴机会。

虽然有着那位康南海师徒等人,提出复兴公羊学派,来再次改造儒学。

然而却也来不及了!

这个世界的历史发展也和前世相仿佛,也是在大虞崩溃之后,又经过数百年时间重新复兴。

然后又经过将近千年的时间,在景人王朝的末年消亡!

当然了,随着大虞主时空的历史已经被改变。

那么这个时空的历史轨迹也肯定要彻底被改变!

而现在陶小吴却是将后来所复兴的人道儒学,搬到了如今这个大虞时代来。

而这些来自于后世的成熟的人道儒学,自然的对于如今大虞主时空,已经陷入衰落局面,而处于迷惘当中,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走的儒家学子们,起到了一种振聋发聩,指引迷途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无数各地的儒家学子们赢粮景从,纷纷不远万里,赶来太典山,想要追随陶小吴。

而这显然就是陶小吴所想要看到的局面!

此时就在这太典山上,起码数百的各地儒生,甚至赫赫有名的大儒,都聚集在陶小吴座下,听着陶小吴讲经。

“谦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体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谦之象也。

以崇高之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其有既大,不可至于盈满,必在谦损,故大有之后,受之以谦也。

君子有终,君子志存乎谦巽,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让而不矜,安履乎谦,终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显,此所谓君子有终也。”

陶小吴坐在台上,侃侃而谈。

台下的诸多儒生大儒们听着,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