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2 / 2)

魏侯[校对版] 三七开 2787 字 17小时前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汉子被现实惊呆了,喃喃自语着道。他是村民,简简单单的村民而已,以前生活在一个小村子内,过着安逸的生活。流匪之乱爆发后,他随着村子的人并入了相邻的一个大村子。然后被人组织成了村兵。慢慢的爬上了村兵的头子。

按照他想来,流匪总归是流匪,也不见得多么的厉害。他们村子有一千数百人。这么大的村子,自保绰绰有余了。

但前不久,村长接到县令大人的命令,他们的整个村子要并入曹城,一起抵抗流匪。他没有多少的头脑,既然是县令大人的命令,那就遵从吧。

就跟着大队人马,赶来了曹城。但没想到在路上,他们就遇到了流匪。更加没想到的是,陪县的局势居然这么的严峻。他们这些人,除了曹城,居然没有其他容身之所了。

等于是说,除了曹禅再也没有其他人能够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了。想着刚才他,还有乡亲们把亲人们的死,都怪罪到曹禅的身上,用仇恨的目光看着曹禅。还有曹禅冷着一张脸,拂袖而去的身影。

汉子就觉得浑身发冷,得罪了这般人物。他们还有活路吗?

“大人啊,我们,我们选择活路啊。”离得较近的一些百姓,同样也听见了中年军官的怒斥。已经忍不住代替了这个汉子,哭求着道。

听见身后的一片哭求声,中年军官的心就软了。忍不住驻足下了脚步,回头轻声道:“你们既然选择活路,我自然会帮你们争取。但如果再用那种仇恨的目光看着曹大人,你们就真的走到了死路。记得,曹大人不仅救了你们,而且还会护佑你们。直到度过流匪之乱。做人啊,不能忘恩负义的。”

中年军官这出自肺腑的话语,让百姓们默默无言。因为亲人的死,让他们把仇恨都转移到了曹禅的身上。是真正的忘恩负义啊。

人啊,不被逼到绝路,是不会想明白一些事情的。心中叹着气,中年军官忍着身上的疼痛来到了曹禅的面前。抱拳弯腰对着曹禅恳求道:“大人啊,他们知道错了,还请大人怜悯,收容了他们吧。”

“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想必也让这些百姓明白了他们的处境。除了我曹城,别的地方容不下他们了。”难得的,曹禅微微一笑,轻声道:“何况我本来就是来救他们,带着他们入住曹城的。”

言下之意,只要这些百姓愿意,他曹禅自然乐意带着他们入住曹城。

“谢大人既往不咎。”中年军官如释重担,感激着再次对着曹禅一拜道。

其实现在曹禅的心中对那群百姓反而是有些忽略了,真正看中的人是眼前的这位。此人有中年人的沉稳,重恩义。而且还很为百姓着想,属于那种天生的军人。先不管此人的才能大小,上述的优点,就能让曹禅觉得如果能收下这个人做亲信,真的是不枉费他带兵来救了。

心中有这么些想法,曹禅看着中年军官的眼神自然变得柔和了许多。

“吩咐下去,继续为这些百姓包扎伤口,收敛尸体。不管先前有什么不愉快的,接下来他们却也是我们曹城的居民了。”曹禅回头对着许蛟道了一句道。

许蛟的眼中还有些愤愤不平,这些百姓实在是愚蠢了,把曹禅这个救命恩人当做仇人对待。

但在曹禅的命令之下,许蛟还是不情愿的点了点头,应了声诺,带着全部士卒,收拾去了。

百姓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生还的数百人中没有一个再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也没有人再与曹禅的士卒发生争执。

只是默默的帮着把自己亲人们的尸体,送上木车。

曹禅看了眼就收回了目光,重新的看向了眼前的中年军官。曹禅笑着道:“这么久了,还没问兄台的姓名。”

“是下官疏忽了。”中年军官脸色一滞,歉然的举着拳道:“下官姓陈,名到。”其实陈到面对曹禅,是用不着口称下官的,他的职位是屯将,掌管一百人,跟曹禅的屯长是一个级别的。唯一区别的是,屯长一般都是独自领兵。屯驻在一个地方。负责一个地方的防务。而屯将则是一般的军队编制。上边还有直属上司。

但陈到是个重恩义的人,曹禅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口称下官,以示尊敬。

陈到?曹禅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忍不住就瞳孔收缩,真的是世界太小,还是三国名人太多。一个廖化,一个典韦。现在有加上一个陈到,这些人,统统都是乘势而起,官军要职,话封侯的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