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2 / 2)

魏侯[校对版] 三七开 2443 字 15小时前

“你在陈家的地位不错,但也不至于高到让你父祖为了个不相关的曹禅去拼命吧?而且你与曹禅不过是面善。交情还没那么深。在场的恐怕也一样。就算是我,也没理由发动家族的那丁点力量去营救曹禅。”郭嘉说的很直白,就算是他这个与曹禅见了一面,互相都看对方顺眼的朋友。也是很难下定决心,绑上整个家族与宋襄作对,营救曹禅的。

顶多是在旁边摇旗呐喊,为曹禅助涨威势。

陈群的脸立刻涨红了,要说郭嘉说的前半句,他是不否认的。他没有能力劝父祖发动力量去救曹禅这个不相关的人。但是后半句,很刺耳。他陈群也是堂堂丈夫,既然与曹禅友善,虽然那交情只是一丁点。但是也不能眼看着曹禅被杀啊。

他也能发动自己的影响力,辐射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物。给颍川太守宋襄施压。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除非是真到了城府深厚,整天算计人的地步,不然谁也不会掩饰情绪。

尤其是陈群等满身傲气,又没有出仕。没有经历过官场黑暗的天之骄子。更容易伤了自尊心。这一刻,陈群算是恨透了郭嘉了。

“算了,你这个人就是古板,经不起玩笑。”郭嘉这是变相的服软了,要说真让他与陈群翻脸,他还真舍不得。

“哼。”陈群也算是找了个台阶下,冷哼一声。不再理会郭嘉了。

“呵呵,其实我刚才的话却是有些水分了,在场的虽然身上没有官职,但都是家中娇娇之子,有些人年近而立却没出仕也是因为长辈庇佑。呵呵,现在的朝堂,我们去了不是被染黑就是愤然辞官。还不若让我们安心呆在颍川做学问。修身养性提高修养,而后再出仕。”郭嘉笑着道,他们这些人个个都没出仕,差不多就是因为这个了。

“但是我们的地位都不差,在家中算是被当做下一代的顶梁柱培养的。我们如果哀求长辈,还是能得到一定帮助的。但是那样显然不够。得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能压服说动我们长辈的出面串联起来,一起施压让这狂妄的宋襄,万劫不复。”郭嘉接着道。

“奉孝是说?”荀攸心中一动,道。

郭嘉得意的看了眼荀攸,道:“我听说曹禅的父亲曹缎与荀爽公有师生之宜。如果有号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荀爽公出马。我们家里的长辈就算我们不用说,也能汇聚起来,共同搬到宋襄。毕竟宋襄身为一个外来人,这些年隐隐的打击我们颍川诸豪强的利益,早就让我们家中长辈心生不满了。要不是考虑到赶走了宋襄,没准来个更难对付的。早就动手赶走他了。”

荀衢心中立刻亮堂,原来如此。曹禅不惜以身犯险为的就是叔父大人啊。只要叔父荀爽公出马,什么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那曹家与叔父的关系,也就不用弥补就能达到破镜重圆了。

以叔父当年与曹缎的复杂关系,如果知道曹禅被冤枉。肯定不肯善罢甘休。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很高。

可谓是一石二鸟,一能修复与叔父的关系。二,能借助叔父最近越发长高的威望,来打击甚至是铲除宋襄。进一步把当年一帮子与曹缎有仇的人家一网打尽。

什么广川陈家,河东卫家。只要宋襄这个牵头人一败,即土崩瓦解。

法家以势,术,权为重点的思想。曹禅这一计策可以称得上是借势。又懂人情知道要巴结荀爽这位长辈。不像当年曹缎一样,只懂得操弄权术不近人情最终没有几个真心朋友。

“老夫去求叔父。不。去向叔父哭诉,有人欺负他徒孙。”

曹禅坐实了罪名,就会牵连九族。王耀就会被杀。外甥可能也保不住。荀衢舍弃了老脸,豁出了。

“你们也一起去。”顺便的荀衢转头对着荀彧,荀攸道,两人一个是他族弟,一个是他侄子。荀衢的要求理直气壮。

“哭诉?”荀彧,荀攸两人相视了一眼,苦笑一声,也紧随着荀衢去见荀爽。

“这下才是真热闹了。荀爽公出马,必定要出仕应了三公的征辟,去那朝堂上为官。以荀爽公的威望,资历,熬个几年就能成就三公。如此荀氏大兴。这次正好借着宋襄为踏脚石,助涨威势。我们再劝说家中长辈摇旗呐喊。添加助力。互为朋党,一举让整个颍川名门在朝堂上站立脚跟。只要颍川各名门能站住脚跟,形成一股能与何进抗衡的力量。我们也总算是可以不用窝在颍川做学问了,可以出仕为官大展拳脚。”郭嘉,陈群,钟繇,戏志才等心有灵犀的互相看了看,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因为家中长辈的庇佑,勒令他们一个个呆在家中修身养性,什么时候做到不易怒的时候,才是毕业。去做官。因此这帮人虽然才高,但却大多都是夸夸其谈居多。暂时还不当用。

真要磨去性格中的菱角,修养出不易怒,不暴怒的胸襟何其艰难。在场的人戏志才都快三十岁了,还动不动就发火。郭嘉这辈子也没希望变成沉稳如山的乖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