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1 / 2)

魏侯[校对版] 三七开 2128 字 11小时前

想问的问题,恐怕也只有一件了。

曹禅一手指天,随后指地。道:“天知,地知。”

两人一问一答,当然是在问颍川侯被刺一案。荀爽没有正面问话。曹禅也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两人却是心中有数。

“好。胆大包天不输给你父亲。偏偏还谨慎异常连在老夫面前也不愿意正面承认,没枉费了老夫连夜去救你。”荀爽爽朗大笑道。

荀爽看着曹禅心中再次赞叹,先不论才学,单论这份心机有手段。眼前这孙儿也是当世后起之辈中的一个翘楚了。

心中赞叹,荀爽也有意栽培曹禅。

当年曹缎是荀爽心中一个痛,今日见曹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心中也有点弥补的意思。

顿了顿,荀爽沉声问道:“老夫要出仕为官,你以为如何?”

曹禅当然知道荀爽要出仕为官,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是位列三公,望高权重。

但这也是结果而已,荀爽这么问似乎是带着点为什么要去做官,要怎么做官的意思。

请他出谋划策?曹禅有些惊讶,要出谋划策荀攸等人比他合适许多。不过可能也是一种考验,试探吧。

心中想着,曹禅沉吟了片刻反问道:“那要看师公对汉室如何看待了。”

“好。”荀爽赞了一声,笑道;“老夫年已经五十余。即使出仕为官其实也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经历党锢之祸,漂泊数十年、老夫对这个大汉朝重臣之位也没多少贪婪之心,只是这些年祸乱不断,老夫预感真正的大动乱将至,因此想要乘着还活着为宗族后人铺路而已。”

党锢之祸。曹禅知道那是大汉朝的两次政变,都是士大夫支持外戚与宦官对抗的政治斗争,一样都是士大夫惨败。

听荀爽的意思,他对大汉朝并没有多少留恋,也预见到了时局的动荡。大汉朝风雨飘摇。出仕为官不求揽权只为了能给后人做些什么。

曹禅不由佩服,经历过政治斗争,政治迫害,甚至为了避难远在水上避祸十年的老人,他的目光是如此的睿智。

这大汉朝是没几天好活了。

荀爽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考量他曹禅的政治目光,与对时局的把握。

曹禅也就不在藏着捏着。心中沉吟片刻,抬头问道:“师公可知道孙儿请求岳父王遂连接十常侍,引为援助?”

“知道。”荀爽道。顿了顿,又道:“跟着十常侍有一个好处。只要当今圣上春秋鼎盛,十常侍也一样会春秋鼎盛。”

老人家的政治目光狠辣,看透了十常侍依仗。历史上也是汉灵帝一死,十常侍就崩溃了。

“是,只要天子有变十常侍既倒。连接十常侍只是权宜之计。”曹禅继续说着自己了解的东西。“而何进也不过是一屠夫,不足成事。没准这几年被十常侍收拾了个干净。”

“因此老夫入朝为官绝不能与这两方人物走的太近。只能游离,缓缓站稳脚跟,最后积厚薄发。”荀爽接替了曹禅的话。

“师公明鉴。”曹禅对着荀爽一拜道。这一拜拜的很真诚,曹禅能分析出来是因为他来自后世,而荀爽却只凭借本能,与老辣分析出来的。

“随老夫一起入朝为官吧,从小官做起,十年内,老夫保证你能位列九卿,大汉重臣。”荀爽看向曹禅的目光掩不住的欣赏,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