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2 / 2)

魏侯[校对版] 三七开 1858 字 15小时前

此来不过是因为几个护卫需要养伤几日,故而在这附近停顿一下。顺便的拜访一下蔡邕,看能不能请蔡邕出山,壮大声势而已。

拜见姨母只是为了尽尽礼数而已。被人忽略反而让曹禅有些舒适。自顾自的跟着王耀夫妇走了进去。

蔡明之父是城内的县尉,一般都是住在县城。城外的庄子,只住着蔡夫人与蔡明母子,还有蔡明的几个妾,一正妻。

蔡明则是在蔡邕处学习。到了晚上才会回来。

这让蔡明松了口气,最好不要回来。要是一回来与曹禅冷眼相向可不是闹着玩的。

大厅内,蔡夫人摆足了姨母的身份,很是关心了下王耀夫妇。问了些吹寒温暖的话。这一关心就是半个时辰。

直到天色渐黑,下人来报说公子回来后。

蔡夫人这才住口,扫了眼静坐着面无表情的曹禅,眼中闪过一分恼怒。她借故与王耀夫妇熟络,冷落了曹禅本是为了敲打敲打这外甥女婿。解心中一口恶气而已。但曹禅那若无旁人反而让她不爽利了。

“自取了妻后,你表弟到是发奋图强了。蔡先生那边也说功课好,等过些天就请郡里保举他为孝廉,入朝为官。”蔡夫人扫了眼曹禅,对着王耀感叹了一句道。

王耀是知道蔡明上门求取王燕不成,回来后就取了一个富商人家的女儿。倒也不知道蔡明居然发奋图强,还要举孝廉,入朝为官。

孝廉是大汉朝的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每个郡县都有份额。选择一些人才,举为孝廉,或入朝,或外放为官。

一般为孝廉的人物,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跟后世选进士的形式差不多。

当然,大汉朝到了今天,德才兼备的孝廉已经很少了。或滥竽充数,或动关系进去的。

王耀性子和善,阳光。心中歪歪心思不多。听蔡明发奋图强。也为此高兴。到底是表弟,并不是一两次误会能割舍下的。

笑道:“表弟不仅收起了顽皮的性子,还要举孝廉。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外甥在此恭喜姨母了。”说着,王耀对着蔡夫人深深一拜,恭贺道。

听着自家外甥的恭贺话,蔡夫人的笑容连闪着。再次扫了眼曹禅。

王耀心思不多,但是荀氏却是有些城府的。她看出来了,这姨母只是拿出蔡明将要举孝廉炫耀一下,还拿着话刺了刺曹禅。

如今他儿子快要为孝廉,你呢?

荀氏捕捉到了蔡夫人扫向曹禅的那一眼小得意。不禁有些哑然失笑,她可是跟着丈夫经历了曹禅颍川之变的。

荀爽看重的孙儿是那般不堪的吗?喜爱二字就可以让荀爽不有余力栽培,入洛阳求关内侯。这是单单喜爱就能栽培的吗?

荀攸,荀彧二人常年跟在荀爽的身边,受到荀爽的循循教导,为什么没带他二人,偏偏带着曹禅?

自然是认为这个孙儿,在某一些方面的才能超过了荀攸,荀彧叔侄。这才带走的。

蔡明不过是孝廉,官场刚起步。但这妹夫已是关内侯,前途无量。如萤火与皓月,安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