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1 / 2)

魏侯[校对版] 三七开 2038 字 11小时前

曹母虽然不善持家,但却不是个愚笨的人。哪还会看不出来曹禅这是假托她的意思周旋一番。

“孟德既然自称侄孙。那我就厚着脸皮,摆摆长辈的谱了。有些话必定要问个清楚明白。”曹母的神色微微一沉,道。

“老夫人请说。”曹操闻言心中一惊,来了。挺了挺腰,身体微微前倾,做倾听状,恭敬道。

“听说我夫曹缎当年是被赶出了宗族的。不知为何?”

“我与儿子孤苦无依时,曹氏在何处?”

“陪县之乱时,不知曹氏又在何处?”

一连问了三个问题后,曹母的脸色变得异常了冷漠。道。

曹禅暗赞了一声,到底是做过老夫人的人,摆起铺来,高明。

到是曹操的表现,到是让曹禅小意外了下。

沉吟了片刻后,曹操很沉着的应对道:“当年旧事,侄孙作为晚辈,不是太清楚。但是临行前,老人们告诉侄孙说,因为叔祖性子太傲,与人结仇很多。是曾叔祖一力要把叔祖赶出家门的。”

曹母心中小吃了一惊,在她想来,曹操既然是想请曹禅入宗族,那该多多捧着曹缎才对,没想到曹操却很直言的说曹缎太傲气。

虽然意外,但毕竟儿子作态让她给曹操添麻烦。曹母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冷笑道:“既然如此,那今日为何又要我儿重新入宗族?是不是见我儿腾达了,这才起了邪念?”

还是那几句话,孤苦无依时,曹氏在何处。

熟话说的好,人穷时,亲戚避退。人富时,远方亲戚多。

曹母占着理,指名道姓的骂沛国曹氏不要脸。

王遂知道曹禅在洛阳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曹母当然也清楚。儿子都成关内侯了,又看着眼前曹操恭敬的摸样,当然能猜出曹氏那边的心思。

“咳。娘严重了。人不能忘本。”曹禅唱起了红脸。

为难一下,让曹氏那边感到拉拢自己很艰难,这才显得贵重。没办法,谁叫曹氏派来的人是曹操呢,只能为难一下大侄子了。

心中虽然抱歉了一下,但曹禅却是毫不客气的与曹母唱着双簧。

蔡琰很乖巧,王燕笑揽着蔡琰,看着这对母子一起为难曹操。沛国曹氏啊,看样子夫君这是有所图谋呢。不知道沛国那边,有什么东西值得夫君请了婆婆出马。一起来唱这出戏。

曹操不愧是曹操,并没有反驳,而是坦然承认道:“宗族那边确实是因为叔父大人太过出色这才动了心思的。毕竟被叔祖犯错这才被逐出宗门,与叔父不相干。叔父身上流淌着是曹氏的血脉,理应回归曹氏的。”

说了些好听的话后,曹操有道:“至于陪县之乱时,也确实是曹氏的疏忽。但也请老夫人体恤,毕竟叔祖出曹氏都十余年了。当年的老人们大多都归墟去了。知道陪县还有叔父这一支曹氏族人的人,不多。因此才出了纰漏。”

说完后,曹操对着曹母郑重一拜,道:“如果老夫人心中还有怨,那侄孙儿愿意替曹氏一力承担。只请老夫人能化解心中之怨,放了叔父大人返回沛国,列宗谱。”

“还算坦诚,不过我儿是我儿。是陪县曹氏族长,不回去攀什么曹氏。媳妇,我们走。”说着,曹母对着王燕使了个眼色,就进了内屋。

王燕闻言,歉然的对曹操点了点头,拉着蔡琰跟了进去。

一时间,房内只剩下了曹操,曹禅二人。曹操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知道这次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没想到会这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