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页(2 / 2)

魏侯[校对版] 三七开 2167 字 17小时前

当初袁绍失了自己扶起的皇帝,又不服曹禅所立之皇帝,因此,群臣效仿古礼,渐渐称呼为主公。

“曹禅失别州,没了帐下将赵云,曹纯,孙坚。兵退壶关矣。”袁绍大笑道。

“曹禅在别州兵马甚多,传闻又有鲜卑人步度根支持。断然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击败,这急报恐怕有假。”张郃明军阵,善巧变。闻言皱眉道。

心情甚好,袁绍对于张郃的质疑,也没有计较。呵呵一笑道:“张将军多虑了,这份急报先从河东传来,随即,郭图亲自带着探子,前往壶关查探,徐晃,夏侯惇,夏侯渊皆在。兵丁数量也有所探查,多达数万。张将军以为,他这不是失败了?”

张郃闻言愣住,现在鲜卑人应该在猛攻别州,这个时候曹禅兵退壶关,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打败了鲜卑人,只留少量军队守卫别州。二是失败了,退了兵丁驻守壶关。

这看似是两个可能,但其实只有一个可能。鲜卑数十万军队,怎么可能如此快速的败给了曹禅?

因此,只有曹禅失败了。才会发生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军退壶关这种事。

但是理智告诉张郃,这件事比较蹊跷。曹禅这个人,从起兵到现在,几乎未尝一败,有步卒,有骑兵,并且听说筑基无数大小城池,以死守的情况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杀败?

以鲜卑人的那种,骑兵打劫的方法,能攻破这样的防御吗?

但是眼前的一幕又告诉张郃,曹禅却真的是败了。心中左右念头相互纠缠,张郃难以看清。

许久之后,张郃稍微的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姑且信了吧。

张郃这样的智将都相信了,更何况颜良文丑,以及高览这些莽将。当下,一阵歌功颂德之声响起。

还好在阿谀奉承之下,袁绍并没有被冲昏了头脑。而是大手一挥,大声道:“命人召集,逢纪,许攸,沮授等进入大帐,我要与他们商议大事。”

随即,袁绍领着张郃等快步朝着营帐走去。

大帐内,沮授,逢纪,许攸分别而坐,其中逢纪坐的位置最近袁绍,许攸次之,沮授居末。

逢纪,许攸二人脸上皆是意气风发,唯有沮授神色淡淡,眼中含着深深的厌倦。

厌倦了。自从他的好友田丰被抓,并且有消息传来,田丰的官位做到了廷尉正这等要职的时候,沮授的地位就摇摇欲坠了。

这次战争,袁绍带着他,不是重用,而是防备啊。防备,与田丰一样纠结曹禅,里外破城。

做谋臣做到这个份上,沮授觉得自己应该告老还乡了。但是理智又告诉沮授,若是这个时候告老还乡,袁绍会转眼把他给杀了。

一身才学,若是落得这样的下场,沮授不甘啊。因此,他一边忍受着袁绍冰冷的目光,一边又期盼曹禅能够快点进兵冀州,解救他于水火。

他愿意迎王师啊。

可惜啊,二年杳无音信。曹禅反而领兵屯田河套,立下别州。这个计策在沮授看来不失为稳妥,发展粮仓以供给战需。可谓循环渐进,王者所为。

但是沮授却觉得不满,早早的进兵冀州,有他周旋,布局。袁绍焉能不败?他也就能脱离苦海了。

这些想法在沮授的心中一闪而逝,当袁绍领着河北四大将进入大营的时候,沮授迅速的收起了心情,神色淡淡,言不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