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笑了笑:“其实,我也有心在明朝传播耶稣的福音,这不是过来请你吗?有一句话叫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能拘泥一法。我说的这个法子,你不试试又如何知道。这传教,就好象是做生意,各教各门都在百姓面前说信仰本教的好处,不信的坏处,信不信,讲究的是你情我愿。事实证明,你们耶稣会现在的这一套在大明行不通,何不试试其他的方法。”
“异端,异端!”加西亚好象是受了极大侮辱,腾一声站起来,指着门口:“你走吧!”
孙元:“既然神父将我视为异端,孙元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咱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入乡随俗,到什么地方说什么样的话。还有一句话:只要目的达到,过程如何,并不要紧。大明百姓以前从未听说过天父,听说过耶稣基督,你要想让他们接受一种新的信仰,只怕没那么容易,还需要耐心。如果神父有心去我领地传播上帝的福音,可去西山军营寻我,告辞!”说完,就随意地朝门外走去,再不停留。
他就不信加西亚会放过这个在中国传播耶稣教教义的机会,会就这么将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放走。
就孙元所知,耶稣教自明朝中期传入中国之后,因为不合时宜,又或者说他们那一套无法被主流社会所接受,一直没有普及开来。
无论是明朝还是满清,上层人物仅仅是将这些传教士当成一场笑话。即便是利玛窦、汤若望还是后来的朗世宁,在统治者心目中,也不过是一个宠臣罢了。至于他们所信奉的上帝,姑妄言之且听之。
其实,在整个古代中国,统治者信仰的还是儒家内圣外王的那一套。至于西方,在他们看来都是蛮夷。你蛮夷的落后学说怎么可能同我煌煌天朝的圣人之言相比。
所以,就孙元看来,如今的这个加西亚来中国这么长时间,估计还没有发展一个信徒。这对一个一耶稣会的虔诚教士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失败。
果然,还没等孙元走出门去,加西亚一咬牙:“孙元兄弟,孙元兄弟……”
孙元闻言微笑着转过头来:“神父,你还有什么话说?”
加西亚在胸口又画了个十字:“孙元兄弟,你的领地上真有两万百姓,手中还有两千部队?”
“没错。”
加西亚:“那么说来,如果我去你领地,可自由传教?”
孙元点点头:“可以,不过,我有三个条件。据我所知,你们欧洲军队都有随军牧师的。如果你答应,可来我军中效力。”欧洲的随军牧师一般来说有两种作用,一是在士兵临死时为他们做忏悔;二,就是军中的医师。
只要将加西亚骗到宁乡军里,他孙元就平白得了一个不要钱的外科大夫。
加西亚:“你说。”毕竟是一个有这两万人的小公国啊,这可是他来明朝传教之后所遇到的最好的一次机会,如何能够放过?
孙元有走回来,坐在椅子上,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你来我宁乡军之后,不得在军队中发展信徒。”
“这怎么可能,孙元兄弟,我要怀疑你对上帝的信仰。”加西亚叫起来。
孙元:“咱们大明朝和你们欧洲不一样,军队属于国家,而不是领主。我《大明律》中规定,任何教派都不许在军队中传播教义。”
说到这里,孙元笑笑,道:“你们欧洲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吗:‘上帝的归上帝,国王的归国王。’若上让朝廷知道我和神父在军中传教,只怕我这个将军也做不成了,换了别人,人家未必就能容忍神父你呆在军中,难道神父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加西亚皱了皱眉头,连连点头:“是是是,是这样的。好,那我就不在军队里传教。可是,我的孙元兄弟,若不主动发展教徒,如果能够让所有的人都沐浴在上帝的光辉下面?”
孙元又竖起第二根手指:“其次,在我的领地里实行的是宗教自由,无论耶稣教还是佛教、道教都要和平相处,信仰自由。当然,我领地上的政策会适当你向神父你倾斜。”
“这个……”加西亚大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