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忍不住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据他所知,中国的铁矿石品位不高,煤炭中硫含量高,也因为如此,锻炼出来的兵器质量大多不好。当初戚继光和倭寇在东南打仗的时候,明军士兵手中的大刀被人一刀两断也是常事。
卢象升:“刀名百辟,惟心不易。太初,此刀今日就赠于你了。”
孙元吃了一惊,忙道:“督师,此物如此珍贵,小子如何受得起?”他刚才看得明白,这把宝刀的质量已然不逊色自己当初遗落在战场上的那把大马士革军刀,用的是日本倭刀常见的夹钢法铸成。
所谓夹钢法,就是用一块柔韧性极好的钢铁做刀身,外面则夹了两片高硬度的精钢用着刀刃。
而且,这把刀的原材料又都购自日本,价格自然不菲。而且,分量极重,即便敌人身上穿着铁甲,一刀下去也能将之砍做两截。如此神器,并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
卢象升猛地将刀收进鞘中,屋中顿时暗了下去:“这几年,天气一日冷似一日,北方年年大旱。建奴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我大明军队表现实在太恶劣,可以说,东夷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建奴算是吃到甜头了,如果某没猜错,他们来年年成依旧不好,定然会再次南下寇掠的。只可惜,某将丁忧三年,无法再替国家效力。所谓红粉与佳人,宝剑赠烈士。太初,这把刀与其在某手上生锈,还不如把与你饱饮建奴之血?”
“收下,这是某的军令,难道你想违抗吗?”
说着,卢象升就将刀用力地塞到孙元手中。
第0352章 惯性
“军令不可违,小子切之不恭。”孙元接过沉重大刀,心中也是异常欢喜。虽然明末正处于冷热兵器交替时代,可这种宝刀,任何一个男人都会喜欢的。
以前,他对于朱汀那把倭刀也是羡慕了许久,正打算找家卖刀剑的商号买上一把呢!
不过,倭刀虽然锋利,可只能用于切割,不能辟砍。因为分量的关系,上了战场,对上全副武装,浑身铁甲的敌人,却是毫无用处。
哪比得上这把雁翎刀,就算是穿得像一个铁皮罐头,轮起来,使足力气砍下去,也能将你直接砍死。欧洲中世纪骑士在与敌作战时,大多使用双手大剑,也是基于同一道理。那种双手剑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件重兵器。
孙元:“督师心意,孙元只能愧领了。这把宝刀且放在小子手上保管数日,说不定等春节之后这把刀就会物归原主。领军打仗,纵横疆场,我大明朝的北方边防还是离不开督师的。”
卢象升听到着话,神色一动:“某已经递了辞呈,请天子恩准回乡守孝三年,太初此话何解?”
孙元刚才也是一时口快,这才脱口说出这句话来。听到卢象升问起,忙道:“我大明朝能带兵打仗的部院级大臣,除了孙承宗孙阁老、洪亨久、孙传庭之外,就只有督师你了。孙阁老年老体衰,已经致仕多年,再不可能起复督师。洪承畴、孙传庭如今正在河南、陕西剿灭贼军余孽,一时也脱不了身,否则,须防备贼人死灰复燃。因此,一旦东夷入寇,朝廷却是无人可用。所以,依小子看来,天子定然是不会放督师走的。”
没错,依照真实的历史来看。崇祯九年年底,卢象升正遭父丧,本应卸职丁忧。但崇祯皇帝却知道如今的明军已经不堪使用,强令他夺情留任。
皇命难违,忠孝不能两全。天地君亲师,卢象升在得到皇帝的接见之后,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忠诚于皇帝和国家。
实际上,被皇帝夺情留任说出去是一见很丢人的事情,难免有贪恋权位的嫌疑。可以想象,当时的卢象升承受了何等的压力。
因此,在崇祯十一年年底,清军再次入寇的时候。服丧期未满的卢象升身着草鞋麻衣督师,内心中不免有些委屈和悲壮。
后来,卢象升更是一身孝服地战死在沙场,为国捐躯。
“夺情留任?”已经病得精神萎靡的卢象升神色一凛:“倒是有这个可能,如今我大明朝啊,还真选不出几个带过兵的重臣大员。”
孙元道:“督师,孙元只是觉得有这个可能而已。正如督师方才所说,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你又何必轻易言退。就算你想回乡,所上的辞呈朝廷也未必肯准,陛下未必肯准。”说了半天话,他心中的愤满也平息下去。又有心在一向欣赏自己的卢象升面前卖弄自己超人一等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