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421 字 9小时前

这种计策,也只有他这个幕僚来说,而不能出自刘宇亮之口。毕竟刘阁老乃是内阁辅臣,这点体面还是要的。

孙元真心地一拱手:“佩服。”

当下,刘宇亮就开始琢磨这举荐折子该怎么写。同时又派手下的幕僚先期押送十多万两银子去京城活动。

十万两银子,那可是上亿元人民币啊,不心疼也是假话。可只要能够买来一个军阀做做,孙元还是觉得值了。

看着远去的大车,孙元捏紧了拳头,现在是崇祯十二年,距离李自成进京,建奴入关还有四年多。不是他孙元不想在这场山呼海啸的民族大劫难中力挽狂澜。实在是手上实力实在有限,虽然在战场上接连获取胜利,那是因为预先知道历史的走向借势而为罢了。未来,他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哪一场不是几十万人的大会战。自己手头区区几千人马丢在战场上,只怕瞬间就没消耗掉了。

北方已然残破,又有诸多制约,现在是回江南的时候了。

来刘头说得对,现在的退,是为了将来的进。

只可惜,自己做出这个决策是基于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偏偏不能对黄佑明言。哎,希望他将来能够明白我孙元的一片苦心。

第0558章 亲事

清军已经北逃,听人说,多尔衮、多铎的大军已经撤退到天津卫附近。洪承畴紧急率领六镇兵马赶了过去,与此同时,秦军主力也抵达天津卫。超过十万明军在京西至渤海这一片狭长地带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同以前的保守不同,洪总制这次是下了死命令,各镇兵马必须奋勇作战,务必将建奴歼灭在天津地区,若有临敌不前,作战不利者,斩。

洪承畴之所以一反常态的强硬,除了是受到刘宇亮和孙元的绝世大功刺激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秦军主力终于赶到了。

三秦自古出强军,洪亨九和孙传庭一手练成的陕西军在这些年同农民军的战斗中屡立功劳,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陕军自来京城之后,还从来没有打过一仗,士兵们都憋的厉害,皆摩拳擦掌想在战场上获取功勋。

也是处于对自己嫡系部队的绝对信心,洪承畴准备在天津卫,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好好表现表现,扭转皇帝对自己在山东战场碌碌无为没有丝毫亮点的成见。

可是,秦军以前所获得的战斗经验都是出农民军战场。建奴和农民军比起来,又有什么不同,只怕他们并不清楚。

“我不看好洪总制,这一仗,说不好建奴还会如以往一般大摇大摆地破关而归,秦军也挡不住。”孙元肯定地说,实际上,仗打到现在,同真实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只不同的是,岳托的病故被孙元老实不客气地说成自己的功劳:“这一仗,说不定短短几日就能分出胜负。战争快要结束了,所以,大家准备一下,准备回京城吧!”

旁边的黄佑依旧阴郁着脸,也不回答,只点了点头。他心中虽然对孙元不满,可作为孙将军的首席幕僚,该自己做的事情依旧会一丝不苟的做好。

这些天,黄佑忙着安抚灾民,维持济南城中的秩序,埋葬死者,消毒,并遣散灾民回乡,累得面色发青,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这种琐事,孙元是不能亲历亲为的,这个孙太初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他脸色难看,可其他宁乡军的军官们却都是一脸的兴奋。毕竟出来这么长时间了,仗也打得苦,都想回渤海所过几天安生日子。疲惫和战争后遗症不可避免的出现,即便是号称铁军的宁乡军也不例外。

厌战情绪弥漫,也是可以理解的。

犟驴子管不了那么多,大声问:“将军,依你看来,咱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济南?”

孙元笑问:“怎么,不喜欢这里。泉城乃是山东第一大城,正春和景明,风景极好,比起咱们渤海所的荒山可好多了。”

犟驴子烦恼地摇着硕大的脑袋,苦恼地说:“这地方是好,可是臭得紧。他奶奶的,俺每天一醒来就能嗅到死人的臭气,这济南就跟个大茅房似地。”

他这话一说出口,刚才还兴高采烈的众人都沉默下去。是啊,建奴围城战实在太苦,死的人实在太多。即便这么天过去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腐肉气息。这还是初春,若是换成盛夏,也不知道会恶心成什么样子。

说句实在话,宁乡军的士兵中,除了军户出身的老兵,后来加如六镇骑兵以及老天雄的士卒可都是沙场老卒了,以前也不是没有打过恶仗。可以前他们大多是同农民军在战场上厮杀,如今回想起来,与济南这种酷烈的国战比起来,所谓的内战其实都是小孩子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