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308 字 15小时前

等他说道:“你们要好好打仗,争取建立功勋,为咱们华家减免赋税”时,孙元心中一动。

暗想:这次北伐,我宁乡军主要的敌人不是已经成为丧家之犬的李自成残部,而是正如日方中的满清八旗。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民族国家一说,家国和民族生存空间的观念对普通人来说毫无意义。比如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曾经说过,管他清朝还是明朝,不过是换一个主子而已。因此,除了一些有骨气的读书人,很多人觉得明清之战不过是两个皇帝之间的事,谁赢谁输同咱们也没有关系。要等到建奴的屠刀架到自己脖子上,才会明白什么将亡国灭种之痛。

所以,这吓假大空的东西多他们来说,还没有一把白米实在。

参军打仗,对于这些新依附在孙元身上的军户来说,一是他们种着扬州镇的地,不得不应人家的差,二则是打仗时如果立了功,可以减免当年家中的赋税。

明朝的农民,就是这么实在。

不过,带着这种精神上战场,那么,他们和一般的明军又有什么区别呢?

孙元觉得自己有必要换个思路,他推开众人,走上前去。

见孙元走过来,那个管队显然是认识他的,面色一变,猛地站起来,一个立正,“扬州镇宁乡军,管队周阳六见过侯爷!”

看他的动作,果然是个瘸子。

“什么侯爷?”刚才说话的那个老头好奇地问。

周阳六大声叫道:“就是咱们扬州镇的颖川侯孙侯爷。”

“啊,小民等见过侯爷。”所有的人都是大惊,猛地拜了下去,顿时地上跪了一片。

孙元急忙将手一扶:“都起来,都起来,不用多礼。刚才某听到这位老人家说话,心中触动,有话对你们说。”

周阳六:“都起来,侯爷要训话了。”

等到众人都站起来,孙元笑眯眯地问那个老头:“老人家,听说你们都姓华,是河南鹿邑逃难过来的。”

“禀侯爷,咱们是河南人,今年年初逃难过来的,幸得扬州镇收留,这才不至于举族饿死。我全族上下一百余口,都感念侯爷的活命之恩。”

孙元又问:“你们为什么要逃到扬州来?”

那老头眼圈一红:“还能怎么样,那地方天天打仗,再加上天灾,根本就活不了人。”

孙元叹息一声:“想家吗?”

“想,怎么不想,小老儿已经七十出头,没几年好活,可死了却不能落叶归根。”老头的眼泪扑簌而下。

孙元:“那么,我问你们,如果我带兵带着你们回家呢,你们愿意跟我走吗?”

他环视四周,道:“这次我军北伐就是要去打河南,必将收复失地。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回家了。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不愿意做军户,之所以留在扬州镇,想的就是有口饭吃。本侯今天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想你们保证,如果你们能够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我将恢复有功将士的民籍。不但如此,还要将新打下的土地赏赐给你们酬功。”

孙元看着身边一个胸口挂着大红花的新兵:“士兵,回答我,你想不想恢复民籍,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土地?”

“我……”那个新兵没想到身份尊贵的颖川侯会亲自问自己的话,吓得不知道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