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198 字 9小时前

傅山:“如今,在几百里战线上,敌我双方的斥候已经搅成一团,十几人的小规模骑兵遭遇战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场,战场已经混沌蒙昧。太初固然不知道多铎是怎么布置军队的,尼堪又有多少人马,尼堪对咱们何尝不是两眼一抹黑。大家直接开上去,打就是了。”

“也对,如果没猜错,俞亮、周仲英他们也没多少火药,枪炮估计也损失过半,让部队将速度提起来。”孙元下令。

望着雾气弥漫的清晨的江北平原,孙元无奈摇头的同时,心中没由来地感到一丝紧张,这种紧张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以前的宁乡军最多一次不过出动万余人马,还都是轻装。这次,四万主力,再加上十多万辅兵和民夫,整个扬州镇的青壮都被抽调一空。

拜古代糟糕的通讯条件限制,这种规模的大战役,作为总指挥只能大概地制订作战计划,然后让手下去执行,自己其实做不了什么。

大军出动,只一两日,战场就开始变得混乱。

而真正的国战,和他在后世网络上纸上谈兵时所想象的并不一样。

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的一波、一波的出发。各地的后续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奔袭到集结地,合流后,再一波一波的出发。只有骑兵可以迅速集结,成建制的快速奔袭,但是骑兵培养和运维的成本太高了,数量都不会太多。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双方明明已经遭遇,但大家都不会上来就打,要么撤退,要么做好防御,停下来安营扎寨。干什么?就是等后面的主力陆续到达后,有了胜算再打。双方的军队这时候都像一条长蛇,头遇到了,身子还分成好几段在后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会来,可能还在集结呢!

这次周仲英、俞亮突然遭到敌人的猛烈进攻,只能说明,那真的是遇到敌人的主力了。而尼堪部,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的所在,也知道孙元手头只有一营部队,兵力不足。

尼堪部完成集结后,在兵力上占了上风,选择在这一带和孙元决战。

“这个尼堪,倒是个知兵之人,捕捉战机的能力非常不错。”孙元心中笑了笑:“不过,尼堪,你会为今天所做的这个决定后悔的。”

第1027章 山东军不是垃圾

孙元以为俞亮和周仲英打响了扬州大战的第一枪,其实却是弄错了。

这场空前国战最早是在淮安展开的。

……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去。

火把次第燃起,所有士兵身上的铁甲瞬间亮了起来。

这里是淮安城北十里的一处小高地,刘春全副武装地站在最高处,四周静寂无声,远方有野狗的叫声不断传来,一声接一声,无比凄厉。

五千多战兵力都已经拉了出来,战战兢兢地立在身后,听说要和建奴决战,所有人都面容苍白,有人还微微地打着颤。

有中下级军官在自己所管辖的队伍中来回走动巡视,时不时伸出手去拍着手下的肩膀,安慰平复着他们紧张的情绪。

不用问,这些军官都是经过训练的刘春手下的心腹。

有刘孔和出面,这次全面接受淮安军队的行动出奇的顺利。山东军反正是刘家的私军,看到少将军和刘老将军过来,都愿意听从指挥。而刘春手下那一百多个军官很快就派了下去,掌握部队,担任实职。

有严格的军令约束,又有大量的犒赏,士气倒也可用。只不过,山东军从来没有打过恶仗,硬仗,如今直面凶残的建奴,士兵们难免还有些畏惧。

刘春一手提着大斧,一手握着东平伯的大印,咬紧了牙关:见了血,士卒的胆气就会起来的。我山东男儿不是懦夫,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