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有些试试这个罗如意,看看他还有什么本事。其实,这种小人如果真有本事,未必就不能限制使用。曹孟德当年说得好,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治国的本事。所谓,惟才是举。
扬州镇中的郝肖仁和周仲英这两个猥琐二雄,不也干出一番事业,成为自己得用人才了?
罗如意一副诚惶诚恐模样,连连摆手:“侯爷,你的面前怎么有小人说话的余地。小人就是笨蛋一个,胡言乱语,反污了你的耳朵。”见孙元的脸色难看起来,他不敢再说其他,紧接着道:“侯爷,这把侯府搬来徐州搬有搬的好处,不搬有不搬的好处。”
“滚,滚下去!”孙元终于忍无可忍了,下令:“来人,把他给我架走,没得坏了心情。”
罗如意抱头鼠窜而去。
“侯爷,属下觉得迁来徐州是件好事。不过,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毕竟这里实在太荒了,不是个宜居之处。而且,侯爷将来北伐,要从这里出兵,倒是可以预先将粮秣先运来这里备着。”
“这么说来,你是赞成移镇徐州了?”孙元问。
“对。”这个好小人连声道:“这地方不错呀,虽然比不上繁华如锦的扬州,可山高皇帝远。”
“山高皇帝远吗?”孙元淡淡地笑了笑,也不接茬:“没错,倒是可以准备北伐了,今年扬州过了大兵,打了大仗,秋收是指望不上了。部队的物资也消耗一空,得为明年进攻北京,收复整个北方失地提前准备。”
郝肖仁:“不过,若是要移镇徐州,属下只怕有一个人不答应,这事还得侯爷亲自去说。”
第1281章 毕竟东流去(五)
孙元大奇:“什么人,如此军国大事,难不成他不答应,本侯就做不成了……哦,你说的是黄先生。”
他苦笑着摸了摸鼻子:“黄先生不答应,此事还真有点难办。不过,北伐何等要紧,徐州又是北伐恢复故土的起点,黄兄实在没有道理反对的。”
郝肖仁挤了挤小眼睛,讨好地笑道:“侯爷,属下说得又不是黄先生。”
“那你说的是谁?”
郝肖仁却不接茬,反问:“侯爷,属下想斗胆问你一句,若是说得不对,还望侯爷恕罪。若侯爷答应饶过小的一命,属下才敢问。”
说着,就提起那口袖珍得可怜的紫沙陶茶壶,给孙元倒了一小杯。
孙元不悦:“某从来不以言罪人,只要不是胡搅蛮缠,我都不会治罪的,你有话就说。”说完,他端起酒盅大小的茶杯,品了一口。
郝肖仁:“侯爷,小人想问的是,你有没有想法将侯府设在北京城里?”
孙元面容大变,霍一声转头看着郝肖仁:这个小人是在问鼎之轻重啊!
在全歼多铎、阿济格两部之后,满清八旗主力基本上已经被消灭干净。所有人都知道,建奴已经在北方站不住脚了。恢复故土,收复北京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孙元以军功授田的制度一出,宁乡军将士都有了个盼头,也不枉追随他将近十年。
实际上,扬州大战之后,几乎每个宁乡军士卒名下都寄存了上百亩地。带兵大将积功甚至有好几千亩良田。除了一线作战部队,后勤部门的人的名字也记到功劳薄上。说难听点,就连后勤部看门的,才当差一年的小兵也弄了十来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