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418 字 11小时前

郑芝龙点头:“有理,继续说下去。”

马宝:“南安伯现在不要急着北上,就在后面慢慢走。且应该马上给靖远伯去一封信,叮嘱他好好同宁乡军配合,务必为国再立功勋。信上,南安伯可这么写,先入北京者为王一说不过是朝廷为了激励前线将士奋勇杀敌,我辈为国效力,个人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军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此战当以收复失地,全歼建奴主力为目的。谁先进北京,又有什么要紧呢?”

郑芝龙嘿嘿一笑:“不错,非常不错,如此虽然不至于骗过孙如皋,但至少能够让他放松警惕。马宝,镇海军的军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整顿?”

马宝:“南直隶和山东都是孙元的地盘,在这两处动手显然是不行的。待镇海军进入畿南再说。”

郑芝龙:“甚好,就这么做,某的行辕就落到大军之后,慢慢跟着。”实际上,他内心中也存了夺取镇海军的念头,否则这次来南京也不可能在福建水师抽调了几百忠心耿耿的骨干同行。

有这几百个中下级军官在,一旦调开郑森,逮捕所有教官,立即就能全盘接受镇海军。只不过,这话却不好同外人言。

郑芝龙:“还有一个问题,镇海军只有三万。这点兵马攻打北京颇为不足,而且,部队还要沿途设防,真到前线,也只剩几千人马了。”

马宝:“此事也易。”他看了看远处的郑鸿逵:“南安伯可上奏朝廷,请调镇江军同行。镇江军虽然不堪使用,一盘散沙。可只要招募大量民夫,用来保障后勤运输线还是可以的。如此,三万镇海军精锐就可以一个不拉地到北京。”

第1320章 拿下威海卫

此刻的崇明沙所,各种大大小小的船只都满载驶出港口,一面又一面风帆在热风中,在灼热的阳光上白灿灿地耀着眼睛。

往日繁忙的港口已经拆得七七落落,大量的物资如果流水一般运出去。

几十个已经退出一线作战部队的老兵和留守人员,神情忧伤地立在岸上,目送着搬家队伍渐渐远去。

崇明岛和南通港作为扬州镇海军大本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直他娘惨,这些老兄弟要么是因伤,要么是被留下来看家。这样的战役,打过就打过了,以后不会再有了。要想再立功勋,却是难啊!”一个海军将领趴在镇远舰的船舷上看着岸上越来越小的人影,忍不住长长地叹息一声。

另外一个同样趴在那里的军官也忍不住道:“是啊,惨,昨天司令官宣布出征和留守人员名单的时候,那热闹劲儿,他奶奶的。刘二侉子知道吧,我海军成立的时候就来了,因为年纪大,被留了下来,哭得那叫一个惨,喝酒喝得那叫一个猛。”

“刘二侉子也就罢了,他也就用酒折腾自己罢了。老夏知道吧,就是瘸腿那个。”

“知道,那算个球的瘸子,就是血管看起来粗些。按照君侯的说法,那叫啥静什么长?”

“静脉曲张。”一个人插嘴。

“对对对,静脉曲张,你看那腿上全是坟起的血管,一走路就疼得要命,倒不是瘸。”先前说话那人道:“于是,就因为这个毛病,老夏被留了下来看家。老夏不干了,提着一把刀去找司令部的人拼命,若不是司令官在,说不定还真要砍翻几个人。哎,我说老夏也是咱们的老兄弟了,就算腿疼也没关系啊,一起带去山东又占不了多大的地儿。留他在崇明岛做甚?看家,又个球的看头。这地方马上就要荒废了。我说,司令官也是太不近人情了,这么对待老兄弟,老子不服……诶,你踩我脚做什么……司……司令官,敬礼!”

几个趴在船舷上的军官们忙一个立正。

方惟同加西亚一道冷着脸子走了出来,他扫视了众人一眼,道:“怎么,闲得很,在这里唠嗑?”

“不不不,我们忙得很!”几个军官面色大变,纷纷退下。

等到军官们离开,甲板上安静下来,方惟抬头朝远方看去,却见崇明岛越来越小,渐渐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