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如今的北京城中全是正蓝旗的兵。就算豪格脱困,以他手头的力量也能轻易平定京城局势。最后,建奴是乱不起来。”
“哎,这事到头来不过是换一个建奴头儿罢了,对于我军却没有任何好处……不对,不对……”
侯方域突然把握到了什么:“以目前的形势看,无论是谁做建奴的头儿,但凡他还有点自知之明,都会放弃北京,由古北口过关,经蒙古逃回辽东,徐为之图。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将建奴主力,尤其是正蓝旗的主力留在北京,以便君侯聚而歼之。对,这个思路是对的。”
“在见识到中原的繁华之后,建奴以非快的速度堕落下去,其实,整个北京城的建奴都不肯放弃手头房产土地逃回辽东去喝风饮雪。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联络那些不愿意北逃的建奴势力铲除欲迁都辽东的多尔衮一派,救出豪格。”
“豪格被救出之后,被主守派的人胁迫,也不敢率兵出京,这样,建奴正蓝旗的主力不就被我给留下了!”
这个办法好,好得不能再好。
侯方域想到这里,突然来了精神,大步朝外面跑去,一边跑一边喊:“备车,我要出去。”
李香君大惊:“朝宗,你这是要去哪里?”
“肃亲王豪格府。”侯方域回答。
第1337章 时无英雄
入秋以来,寒风呼啸,滴水成冰。
畿南地区,四处烽烟,郑森的镇海军正在攻城掠地,旌麾所向,传檄而定。各地守军连象征性的抵抗也没有,就纷纷开城投降。
自崇祯十七年以来,先是大明,然后是李自成,接着是建奴。如今,我镇海军、宁乡军、山东军、秦军打过来了,又将换一个主人。
战乱经历得多了,士卒们都累了,疲了。京城地区的清朝守军这两三年来已经换过几次皮,明军、顺军、清军,如今开门投降,不过是又重新变成明朝军户。反正无论上面的主子怎么换,都要咱们这些人镇守地方,维持秩序不是?
国家也好,民族也好,也就是那么回事,吃饭要紧。
活着,只为活着。
为了在新主人面前讨好,京南各州、府、县都举行了盛大的热烈的欢迎仪式,真真有点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架势。镇海军进入北直隶以来,仗没正经打过几场,倒成了一场盛大的武装大游行。
同南边的热闹劲儿不同,北京城这边一片愁云惨雾。
严格说来,北京并不适合作为这个东亚帝国的首都。首先这里是北方,粮食产量有限,不足以养活城中庞大的人口数量。城中几十万官民日常所需都要通过大运河,千里迢迢从江南输入。一旦国家出现内乱漕运断绝,这座城市顿成孤岛,守不了多久。
至于外患,明成祖之所以将这里定为首都,那是因为这里是燕王府的势力范围。再此定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解建文帝的政治影响,江南的士绅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美其名曰:天子守国门。
在国家强盛的时候,或许还看不出来。一旦国势衰微,北方的强邻们只要翻过古北口,两日之内就能打到城下来。
因此,抛开明朝不说。其他朝代在定都的时候,按照常例都会选择在国土的正中心位置,比如汉朝的洛阳,宋朝的汴梁,;或者山河形胜之地,比如西汉和唐朝的长安,明初的南京。
不过,表面上看起来,北京居于燕山之南,虎踞龙盘,居高临下,大有俯瞰天下的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