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突然冷笑起来:“如果给我一支万余人的兵马,对付宁乡军或许臣不敢说大话,但收拾区区秦军和山东军,还是游刃有余的。只要稍事整训,牢牢地守住城墙,非崩掉高杰和刘春两颗大牙不可。”
皇太后眼睛亮了:“郑亲王的意思是你能守住北京。”
“对。”济尔哈朗点头:“这北京城城墙高厚,防御体系完善,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就算城外有千军万马,也杀不进来。当年,先帝在的时候,集八旗主力,都打到这城下。而来援的关宁军在袁崇焕的率领下又作壁上观,当时北京城中也没多少兵马,而我建州八旗正如日方中。可就这样,不也是无功而返?难不成密云的秦军和山东军还能强过当年的八旗,高杰和刘春还能强过先帝?”
皇太后眼睛亮了:“确实如此,秦军、山东军不堪战,咱们要想守住北京,想来也是不难,可是……”她突然一脸的失落:“可是,咱们手头哪里还有兵。正蓝旗是豪格的,都被他带出城去了。”
济尔哈朗:“太后此言差矣。”
皇太后:“郑亲王,我的话说错了吗,难不成王爷你还有撒豆成兵的本事,平白变出一支万余人的大军?”
济尔哈朗:“太后,臣是没有这个本事,可你有,皇帝陛下有。”
皇太后突然大张着眼睛:“郑亲王的意思是让各旗将手头的子弟、家丁、亲卫和奴才都交出来?”
济尔哈朗缓缓地点了点头。
第1435章 望他不要误会
“啊……不!”皇太后下意识地否决了济尔哈朗的提议。
她之所以这样,是有着政治上和自身安全上的考虑。如今,整个北京已经在豪格的控制之下,此人的心狠手辣叫人心寒。
皇太后也知道,一旦此战结束,豪格肯定回登基为帝,而自己和福临的命运还是个未定之数,豪格也没有表态。想来豪格也没心思去想这个问题,明军大军压境,建州正处于国破家亡的最后时刻,如今最要紧的是击退以孙元为首的那群明军的进攻。
只有等北京之战结束,豪格才会考虑该如何处置她们娘俩。
就如同一柄悬挂在头上的利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又砍在你身上什么地方。
因此,在这段时间之内,皇太后非常配合豪格,姿态也放得极低,只希望若是有将来,豪格能够放她们一马。要想让豪格如多尔衮一样做摄政王是不可能的,她只希望自己和儿子能够活下去,仅此而已。
也因为如此,皇太后成天和侯方域风花雪月,做出一副不过问政事的模样。
此刻,济尔哈朗突然提出要重新组建一支部队守城,这已经是犯了豪格的大忌了。可想豪格一旦知道此事,会勃然大怒到何等程度。
北京城中的血迹未干,被屠了满门的多尔衮的尸体如今还放在睿亲王府一直没有下葬。那血淋淋的一幕尤在眼前,叫皇太后心惊肉跳。
济尔哈朗:“太后。”
皇太后摇头:“不能这么做,不能,如此只怕要引起豪格的误会,郑亲王,难道你想害了陛下吗?”
济尔哈朗声音大起来:“太后,臣知道你害怕豪格,可难道你就不怕高杰吗?是的,此事将来只怕要引起豪格的误会,置陛下于险地。可是你想过没有,一旦秦军和山东军这两只兽军入城,难道陛下能够独活。太后能够独活?说句难听点的话,豪格不过是一个亲王,就算他山穷水尽了,将牙一咬,降了明朝,说不定也能得了什么爵位,至少一条命算是保住了。可一旦陛下落到汉人手里,说不好要被枭首献祭太庙。”
“啊!”突然,小皇帝惊叫起来:“额娘额娘,朕不想被人砍头,朕不想死!”
皇太后发现手中的儿子浑身颤个不停,一张脸白得看不到一丝血色,心中一痛,嘴唇抖瑟起来:“济尔哈朗,你好大胆子,竟然恐吓天子?”
济尔哈朗低头俯视着顺治皇帝:“万岁爷不用担心,说不定明狗不会杀你呢!比如当年晋灭蜀汉,刘禅被捉之后,不也被封了个安乐公,还说什么‘此间乐,不思蜀。’对了,李后主没宋太祖拿去开封之后,不也留得一条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