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2)

穿成反派的炮灰妻 锦芒 2658 字 13小时前

药童们一开始对陶玥还不太信任,但见两位军医对陶玥的态度和以前截然不同,因此不敢再怀疑。如果陶玥医术确实好,他们就跟着认真学医。

等看到陶玥站在前面给他们讲课,发现她还稍微有些稚嫩的脸上,透漏出不符合年龄的自信和气度,从容不迫,讲课也讲得清晰易懂。

军医针对性地提问时,陶玥每个问题都能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他们虽然刚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但也明白了陶玥掌握的是怎样高明的医术。

这是他们在军医的身上从来没有见过的,听陶玥的讲课,他们也模糊地意识到,两个曾经被他们仰望的军医,和陶玥相比还差得很远。

因此,他们一个个都认真地听课,将知识点印在心中,上完课也在一直背诵着,不敢忘记。

等理论部分讲完之后,就是实际操作了。

这一点比第一点更重要,只知理论完全不行,外科是需要真正去不断动手和重复的,需要的是大夫的手感和经验。

陶玥之前已经派人造了不少手术用工具,本是为了医馆的学徒准备的,这时候正好先拿到这里应急,送了很多给军医他们使用。

她让人买来几头猪,在猪的身上进行教学操作。猪在这里比较好买,而且最后还能给士兵们加餐。

陶玥对切开皮肤、止血、缝合和打结、包扎这些步骤进行了仔细的示范,还配合着讲解每一步都要如何操作,再让其他人学着动手。

还模拟了刀伤、箭伤等,陶玥处理之后,让其他人也来操作。

药童们发现,从理论到操作,陶玥对外科医术极其了解,动刀子和缝针的时候眼都不眨,手也不抖,最后治疗效果出奇地好,一个个对陶玥佩服到不行,都成了陶玥的小迷弟。

虽然一开始要在猪身上进行开刀、缝合时,许多人都心生畏惧,不敢上前,但等有人主动上前之后,其他人一个个也都鼓起勇气,争先恐后地上去操作。

对陶玥越了解,两位军医心中越佩服陶玥。

同时,他们虽年纪不小了,不像药童一样年轻学得快,却也都在努力地吸收着新知识。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医术教给药童,但不代表着愿意被进步神速的药童落在后面。

之后有士兵受伤来到军医处治病,都很抢手,军医和药童们都积极地上前要为他们医治。这个时候陶玥在这里,正好能指导他们,还能指出他们的问题,教他们如何改正。

定远侯的侍卫,这几天也一直跟在陶玥身边,保护陶玥、为陶玥跑腿做事。

他们也见识到了陶玥的惊人医术。又想起一开始他们对陶玥产生的质疑,不由地感到羞愧,对陶玥小小年龄就有一手高明的医术表示由衷地赞叹。

心道,不愧是陶将军的女儿,虎门无犬子啊!

这边陶玥在认真地进行教学,陶父准备粮草、物资等、整合调度,父女两个都忙的不行。

另一边,在荣王府,荣王也没有闲着,一直处理手中的各种事务。他私下的计划也在顺利地进行着。

他的腿已经痊愈的事情,还没有公开,只有陶玥和几个亲近可信的下属知道。

为的就是防止当今圣上和他的几个兄弟的忌惮。

一旦消息公开,荣王府就难以像如今这样平静,各种试探和招数会接踵而至。

特别是现在他手上还有兵权,一旦他父皇得知他腿好了,一定不会容忍他还手握兵权,无论如何都会将兵权受到自己的手中。要尽量取得皇位,兵权的作用是绝对不能替代的。

他虽没有去上朝,对朝堂上的事情也都了如指掌。

知道定远侯被指派为主将,领兵出征时,他不由得担心陶玥。

第二天,荣王就到了医馆去看陶玥。

发现陶玥不在,他问两个太医:“阿玥呢,怎么没在这?”这两个太医都是他的人,也知道他和陶玥的关系,荣王在他们面前完全不必顾忌。

两人见是荣王,起身恭敬道:“殿下,昨天陶姑娘就回了侯府,之后回来交代李掌柜去采买大量药材,交代我们两人负责医馆的一应事务,就又回去了,今天也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