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2 / 2)

所以,四轮马车在中国没市场,不是技术因素决定的,而是市场因素决定的。

暂时来讲,陈燮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华北平原一马平川,马的问题有银子就能解决,明朝不是北宋,还真的不缺马。

虽然只是个样车,在套上马匹跑了几圈之后,陈燮表示很满意。并且亲自动手绘图,呃,不是绘图,是从随身的小背包里摸出一张打印图片交给张铁头道:“照这个样子做一辆出来,嗯,装修要豪华一点。”

“老爷,啥叫装修豪华一点。”张铁头不敢怠慢老爷的任何一句话,必须要搞明白。

陈燮找到了一些面对土鳖的自豪感,很有耐心的解释:“车厢,用最贵的木头,车厢里头要铺上地毯,这是灯柱子,用银的来做,这里,要包金,这里……”要求很多很土豪,但是张铁头绝对不打任何折扣的执行。

最后陈燮的总结是:“铁头,大明朝有钱人太多了,这样的车子,今后一个月只造一辆,每一辆我打算卖3000两银子。”

然后,张铁头就晕过去了,一辆车卖3000两,别说3000两,就算300两,也是他没发想象的天文数字。陈燮让人用冷水泼醒张铁头,一副黑心资本家的嘴脸道:“这种马车,不要上面的豪华车厢,每个月你至少给我造出来5辆,缺人,你去招。我对你就一个要求,把马车生产搞成一个新的产业,不对,是作坊。年底之前,你得达到每月生产10辆简装版马车的能力。否则,我就另外找人来做这个事情。”

看完马车,陈燮带着长随长生,杀向张家庄学堂,这里还没有正式开学,目前在此驻扎的是一百二十人的家丁队伍,丁子雄就是其中一员。

丁子雄家里有三十几亩地,家里姐姐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两个。这样一个家庭,曾经做出的努力是供丁子雄读书。当时的希望是通过读书,改变家庭的命运。不过这个努力很失败,六岁蒙学,八岁的时候,做出让丁子雄读书这一决定的爷爷就去了,没多久奶奶又去了。然后就是分家!父亲一辈有兄弟三个,分家的结果就是三一三剩一,作为长兄的父亲,放弃了祖屋的继承权,换取了多一些的田地。

毫无疑问,丁家的人才培养计划夭折了,认了小一千个字的丁子雄,本来有神童之称。因为家境陡然变化,只好回家放牛。读书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安心当个农民。

今年十七岁的丁子雄,一直以为这一辈子就只能当个农民了,认得的那些字,对他的人生不会发挥太大的帮助作用。一直到帮个月之前的某一天,担着一担柴火去城里买掉的丁子雄,看见了神医招募家丁的阵仗。

第六十四章 幸运儿还是倒霉蛋

只是看了一眼家丁们的装束,丁子雄就决定了一定要成其中的一员。丢下柴火担子,丁子雄就报了名。作为第一批报名者,检查什么的很轻松的通过之后,丁子雄被告知,回家去找人作保。丁子雄回到家里,跟父母一说这个。父母都很高兴,神医老爷的名声太好了,丝毫没有障碍。请了里长和一位村里的老人作保,丁子雄亲自执笔,写了保书,按了手印。

就这还不算,里长给送到了张家庄,这才算是正式加入了神医家丁的队伍。

加入的第一天,丁子雄在入伙文书上签字按手印后,一次性就领了一个背包,两套服装,两双鞋子,头盔一顶,布帽子一顶,铁盆子两个,肥皂一块,牙刷牙膏各一支。捧着东西,傻乐着走出来的时候,幸福的生活还没开始,就笼罩上一层阴云。

剃发!每一个人都必须服从这个决定,你可以退出,但是按照协议,不服从指挥主动退出者,需赔偿五十两白银。别说五十两了,就算五文钱,丁子雄也是拿不出来的。

他打算讲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还没说完后面的“不敢损伤”,就给人夺下背包,拖着丢进一个小黑屋,咣当一声门关上了。屋子很小,光线暗淡,里头散发着浓浓是尿骚味。丁子雄怕了,喊啊叫啊,没人理他,嗓子都哑了,也没人理他。只好默默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屋子里没床,角落里有一堆稻草,最里面有一个尿桶,臭味就是从那来的。

坐在稻草堆上,丁子雄埋头在膝盖上,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流。他读过书,一直觉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在家里也确实受宠,父母都不带骂一句的。现在离开了父母,才发现这个外面传说很美好的地方,其实也有非常黑暗的一面。

天黑之前,左便隔壁都住进了一个同样的倒霉蛋,对此丁子雄听到的动静跟自己刚进来一样。喊,叫,没人搭理。最后丁子雄听不下去了,才有气无力的喊一嗓子:“别叫了,叫破喉咙也没人理你,安心的呆着吧。”

这一夜,大概是因为隔壁有个同样的倒霉蛋的缘故,丁子雄没有开始那么害怕了。又饿又累的,一天没吃东西,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啥时候睡着了。半夜惊醒时,听到隔壁那个家伙又哭又叫,丁子雄连劝一下的力气都没了。

反抗毫无疑问是没用的,顺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剃发就剃发吧!

咣当一声,铁门拉开,出现一个戴着头盔面目凶恶的汉子,喊了一声:“丁子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