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2 / 2)

丁子雄现在不是学员了,作为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现在是团练营一队长,当初一起蹲小黑屋的难兄难弟翁正清是副队长。其他学员中,一些人被留下当了教官,几个枪法准的,被单独选了出来,每天接受一些特别的训练。更多的跟两人一样,在团练队中担任各级长官。以前被教官折腾的很惨,现在这一套都被用来对付这些心菜鸟,翻身做主人的滋味真不错。

别看他们都很风光,大家心里都明白,一旦真的要上战场,他们都得站在最前面一排。这是军官守则上清楚写明白的,你可以不遵守,一旦逃跑或者后退,上级军官在战场上就地处决你。

作为队长,丁子雄是队里最后一个离开的,同行还有翁正清,两人的家可谓南辕北辙,出了营房走一段大路就得各奔东西。独轮车是早就租好的,一人一车年货,在一车岔路上分手后,各自上马而去。军马是队官一级才能拥有的待遇,这个团练营本身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明朝人对此有很高的认同感。

翁正清现在的饷银是每个月18两银子,丁子雄比他多2两。差半级就是2两银子的差别。实际上饷银最高的不是这队官一级的,而是那些枪法特别好和一些身手好的人组成的特别小队,他们拿的饷银是22两。为什么拿这么多,看看人家的训练就知道了。大冬天的,在野地里一趴就是半天,甚至更久。

温正清不会去嫉妒这些人,上了战场,一部分特别队的人就是所谓的斥候,要死他们先死。然后才轮到各级队官。值得一提的是,招团练的时候说是招了5个队,实际上招了10个队,其中5个队叫什么预备团练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后勤辎重。正规团练队里不好好干的,直接踢进预备队,再不好好干,就开除。

正规军和预备队的军官待遇是一样的,士卒的待遇就不同了,预备队拿一半的饷银。

骑在马上的翁正清神态肃然,内心却无法平静。家里捎来信,说是上门说媒的人把门槛都踩断咯,这次回去他得去相亲,父母看了好几户人家的闺女,换以前也许就定下了。现在嘛,他让人带信回去,说是要自己看了才能决定,家里父母就同意了。

张家庄团练营的队官,说出去谁家闺女不动心?想到这里,翁正清不免暗暗自豪。当年排队报名当家丁的时候,可是没少吃人白眼。

出了登州城往南,走出十里地,前方的道路之一变。之前狭窄的双车道,变成了宽敞的四车道,地上铺的水泥硬路,马车跑起来欢快的紧。

时间是腊月29,明天就是年三十,在登州城忙活了好几天的陈燮,总算是可以喘一口气了。要过年了,陈燮发现自己没有想回现代去过年的欲望时,小小的吃了一惊。很快就回过味道来,大概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存在感更为强烈一些吧。

在这个时代,越陷越深的陈燮,望着这个时代蓝蓝的天空,突然觉得回去不回去不重要了。明年,这条路能修到登州城下了,到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

窗外是油油的春雨,可惜依旧不是明朝的天空。正月十五一过,陈燮再次回到了现代。眼前这个名为春风暖壶厂的小厂,以前貌似叫解放暖壶厂,八十年代搞承包,九十年代搞改制,这个厂从一千多员工的大厂,变成了现在这个只有一百多工人的私人企业,厂房也从市区搬迁到了市郊。

这样的企业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前几年房地产火爆的时候,老板拿生意不当一回事,资金都去搞地产了。结果在西部某地投资了几千万,血本无归之余,银行收了这家厂却发现这厂子不值几个钱。就算是不值钱,银行也只能选择卖掉,留在手里连利息都收不回。当初给这个厂子老板办抵押贷款的主任,已经被抓了起来,关在牢里吃老米饭捡肥皂。

继任者张全胜在经过多次的努力推销无果后,本已经绝望了,打算把这个厂子贱价处理掉,就是单纯的卖地皮那种。峰回路转的是,突然有人来了个电话,咨询这家企业的债权和转让的问题。张主任抱着行不行都试试看的态度,决定见一见这个愿意考虑接手三千万元债务的方式接手这家企业的傻帽。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这家厂子的地皮,就顶多价值一千万。而且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并不那么景气,附近一个高档小区交房都三年了,入住率没到五分之一。还有就是场子里的工人,也都走光光了。银行出于出手找下家的考虑,暂时留着几个技术骨干,拿钱养着他们,等着愿意接手这个厂子的冤大头。

“老李啊,等一下见到老板后,说话注意点。我听他的口气,是要恢复生产的。你这里得圆的过来,事情办成了,不会亏待你。”张全胜交代再三,留守的技术骨干老李,不是不想走,而是他也不会干被的,去外地工作家里的老人孩子没法照顾。

“行,我记下了。”老李点点头,对这家厂子他是有感情的,老板带着姨妹子跑了,还欠着他三个月的薪水没发呢。要是新老板真要恢复生产,大概或许能把薪水要回来一点。

低调的陈燮还是选择了一辆辉腾作为私人座驾。完全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张扬。

“是张主任吧?”陈燮其实不是很确定,堂堂建行的大主任,竟然能亲自接待自己这个小客户。而且还是在雨中撑伞等在这个厂门口。

“是陈总吧?”张全胜多少有点失望的时候,看见了驾驶位上的司机,立刻收起了轻视的心思。这么冷艳的气质,给这个小青年当司机,这个太不正常了。也许这事情有希望。

一番客气,吴琪连车都没下,陈燮跟着进厂看了看,听老李介绍这里的情况。

“老板欠了三个月的薪水没发,仓库里剩下五千多个内胆没人要,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有个把人懂行的,招几十个工人,就能恢复生产。”老李有点唠叨,搞的张全胜很不满。你提什么三个月薪水啊?

陈燮一直没说话,转了一圈之后出来,突然问:“老李,原来的工人,你能叫回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