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心情大好之时,哈哈笑道:“皇后只管说,不对也无妨,本来就是好事,岂有笑话之说。”周皇后这才道:“臣妾真的没什么见识,就知道上回给陛下献礼的陈燮是登州营的参将。臣妾心里有个尺寸,这陈燮是个忠臣,又是个武将,别人或许怕了叛军,口口声声要招抚,这个陈燮是个有忠心的,自然不会与叛贼妥协。臣妾思来想去,也就是这个人了。”
朱由检听罢,不由轻轻的抚着周皇后的手,感慨道:“皇后居于深宫之内,尚且知道忠臣是不会跟叛贼妥协的。可叹啊,朕的那些大臣们,听说孔有德叛乱,一个一个的就知道推卸责任,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全然没有人去想,怎么才能剿灭孔有德这个叛贼。推来推去,最后变成了吵架,一个毫无方略的扬言要主剿,一个死活要主抚。理由都很充分,就是说不清楚该怎么剿,该怎么抚。可是皇后说的忠臣,就是那个陈燮陈思华,开口就说,与祸国殃民的叛贼势不两立。亲自率领一手调教的数千人马,一口气杀到过胶莱河,对气势汹汹的叛军坚决的迎头痛击。一日激战,斩叛贼首领李九成于阵前,生擒孔有德于逃亡之路。”
朱由检说着不禁悠悠神往,周皇后自觉的脑补战阵激烈的场面,不觉惊呼:“真猛将也!”朱由检认同的点点头,这时候骆养性进来了,周皇后要退下,朱由检道:“留下听听无妨。”周皇后这才站在一边,微笑而立,手里的宵夜都没机会打开盒子。
“陛下,锦衣卫天津百户元中奏报,自陈燮出征,元中便星夜南下,沿途见各地百姓涂炭……”骆养性的口才不错,一场战斗在他的口中,进行了不少艺术修饰。
“那大炮,这么大的炮筒子,五斤重的铁蛋子打出去,刷刷刷的一条血线,挡着非死即残。两万叛军不顾死伤,依旧往前,陈思华站在阵前,手中大旗一扬,鸟铳齐射,弹如雨下……”
第二百零六章 意外的齐心
什么陈思华力劈华山,大闹敌营之类的段子,呃,这是没有的。骆养性还是很会讲故事滴,大致过程有八成是真实的,虚的部分是锦衣卫的作用被夸大。什么深夜追反贼数百里,发现反贼踪迹后及时汇报等等。还比较谦虚的做了自我检讨:“锦衣卫没能及时发现孔有德的反叛之心,只能在事后补救,根子是之前办事不够周密,事发后不过亡羊补牢,锦衣卫是半点功劳都不敢要的。因为知道陛下关心山东之事,故而让天津百户元中相机而动。元中在拿下孔有德之后,便提出押解进京,陈思华答应了。”
崇祯听的心驰神往,仿佛亲临战阵指挥打仗一般。周氏在边上听着忍不住感叹道:“好一个陈思华,杀敌报国有忠心。”周皇后直接给锦衣卫的功劳过滤掉了,这个未尝不是有意为之。崇祯听了也是叹息道:“朕又不知道该怎么赏赐陈思华了,总不能又给两个茶杯吧?”
周皇后道:“皇上,我看那陈思华倒也不在乎金银财物,不如赏他个爵位,再升一级。听说他还没娶亲,臣妾想不如给他相一门亲事。回头皇上给他封妻荫子,这才是他想要的。”
崇祯现在穷光蛋一个,听懂周皇后这个持家有道的话,很是动心。看看骆养性道:“骆养性,你说说,皇后的意思如何?”
这话问谁都别问骆养性这个软蛋啊,他谨小慎微的性格,怎么会说皇后的不对?
“陛下,臣以为皇后说的有道理,这个陈思华,倒是不缺银子花用的。臣还听说,他到处买地置业数万亩,种了一些美洲来的高产种子。登州百姓由此受益匪浅。据说那些种子很是难得,甚是古怪。”
“说话清楚点,乱七八糟的,又是难得又是古怪。”崇祯笑骂一句,骆养性赶紧躬身道:“难得指的是种子万里而来,每次带不了多少。古怪是这个种子,只能种出一季高产作物,来年还得再去买这个种子,否则产量将急剧下降。”
“嗯?还有这种奇怪的事情?”朱由检刚刚对种子动心,就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骆养性道:“起初臣也不信,多方查探才知是真。一些贪小便宜的财主,买了登州产的麦子回去当种子用,结果自然是失望而终。眼下这个种子太少了,只能够登州一地种的。不过,陈思华带回来的几种杂粮种子,倒没有这个说法。番薯、马铃薯、玉米,都是一些耐寒耐旱的作物,如今登州各地都在种植,收获颇丰。”
总算是没有全失望,崇祯站起,激动道:“这个好,这个好。朕就知道陈思华是个忠臣,断断不会只弄一季的麦子种子。就凭这个种子,朕不吝封爵。”
骆养性在边上想劝一句,但是见皇帝在兴头上,皇后也有这个意思,自然不去触霉头。明朝自夺门之变后,“非社稷之功不得封”的制度被破坏,加之文官对武将的全面压制,武将的封爵越发的艰难。从嘉靖元年到崇祯十六年,臣僚以军功封爵者,仅辽东总兵李成梁一人封宁远伯。即便是李成梁军功冠绝一时,为了封爵也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煞费苦心的养贼自重,他封爵了,养出了一个努尔哈赤。
所以,皇后说给陈燮封爵的事情,基本上想都不要想,肯定满朝文臣要反对的。
次日早朝,崇祯宣布了好消息,满朝文武顿时齐声恭贺。崇祯还在高兴呢,有人出来了,口称:“臣广东道御史宋贤……”
“启奏陛下,臣广西道御史萧奕辅……”
接二连三的御史言官站出来,弹劾以下几个人,孙元化,罪名是放纵东江军,致使孔有德、毛承禄、陈有时等人先后叛变。还有一个是山东巡抚于大成为首的一帮人,孔有德叛乱,毫无应对之策,致使山东糜烂云云。更生猛的还有人直接弹劾周延儒,说他主导中枢,应对无方,致使朝廷迟迟没能拿出正确对策。
眼看就要过年了,好不容易有点开心事情想好好过个年,这些不开眼的家伙又开始互相攀咬。崇祯心里那个搓火。心道这帮王八蛋就不能消停一点么?下面吵的越凶,周延儒就越开心,因为皇帝的脸色很难看了。温体仁则在暗自摇头,这些人水平太差了,这个时候攻击周延儒真是浪费弹药。以其等到皇帝耐心消失,不如自己先出手。
“陛下,臣温体仁有事启奏。”温体仁一站出来,吵架的现场就安静了,出来一个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