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2 / 2)

“本宪可拨出银五万两,作为旅顺兵饷之用。宋知府,你不想说点什么吗?”孙元化转移目标,知府宋毅一看不用站队,只要粮食,答应的很爽快:“府库有刚收的夏粮,可拨杂粮五千石,小麦一千石。”

“钱粮齐备,哪位将军主动请缨?”孙元化话音未落,陈燮突然睁眼道:“中丞,卑职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孙元化心里一凉,暗道这货要出什么招?嘴上却和气道:“讲。”

陈燮冷笑道:“同为总兵,黄龙麾下战兵万余,卑职麾下不过六千。建奴来袭,出征乃军人之本分。只是卑职在想,黄龙战报上说后金兵力不下五万,这就算是把登州全军都调过去,也是不足两万。旅顺城才多大的地方?两万兵蹲的下么?这么些兵力猬集一处,钱粮运输怎么解决?五万两银子和四千石粮食,能吃用几天?”

孙元化心里其实很清楚,黄龙那边的一万战兵,那是账面上的事情。真实兵力多少,鬼才知道。吃空饷嘛,整个大明就陈燮一个不吃空饷。那是因为陈燮够土豪。真的按照两万战兵的不济来算,就算登莱有那么多粮食,你也没那么多船去运。

心里越想越恼火,孙元化觉得陈燮真是在赤裸裸的打脸了。这不是在揭老底么?不单单是黄龙的老底,连他的也一块算进去了。平时我对你也不错吧?你干的那些事情,我也没拦着不是?仔细一想,陈燮也确实说的有他的道理。上一回打孔有德,还不是人家出的兵么?

按住火气,孙元化也冷着一张脸道:“那你说说,该怎么办?”

陈燮淡淡道:“让他自己守旅顺就是,钱粮登州这边出了。他能守的住就守,守不住就撤。”孙元化怒不可遏,站起暴喝:“陈思华,旅顺安危,关乎社稷,关乎在座各位上官的前程。”这话就是死乞白赖的意思了,挑明了说,这事情你不接都不行。

张瑶都忍不住道:“思华,慎言。”陈燮冲他一笑,回头再看孙元化脸色就冷下来,慢悠悠的冷笑道:“中丞大人别上火啊,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黄龙丢了旅顺,卑职负责夺回来就是。顶多一个月,我要夺不回旅顺,提头来见。”

“混账!”张老头拍案而起,怒喝一声。陈燮脖子一缩,闭嘴闭眼。

“哎!”张瑶重重的叹息一声,无力的坐下不语了。现场一片死寂,刚才陈燮的话,傻子都能听的出来啥意思。一万人都守不住的旅顺,六千人就能夺回来。别人说这话,孙元化能一个大耳刮子上去。陈燮说这话,每人敢质疑。谁让人家每战必胜呢?

经历了孔有德之乱后,尽管大家都不愿意看见,但是陈燮这个军阀还是成长起来了。在场的官员,哪一个跟他没点利益关系?现在陈燮等于出了一道选择题,答案一:大家一起上,走官场的路子,灭了黄龙,让他回家养老,把地盘让出来。答案二:让黄龙自生自灭。

第二百六十二章 选择题

选择题不好做?好做!因为大家的心里都明镜似得,牺牲黄龙一个,幸福整个登莱。对于出题的陈燮嘛,大家非常放心。陈土豪信誉卓著,说到肯定做到。不过嘛,这个话谁先说,那就是一个很讲究的事情了。

陈燮是很隐晦的出题,也给出来正确答案。但是作为文官系统的一员,谁都不能说这话。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留下黄龙的东江镇,是内阁和皇帝做出的决定。意义何在?制衡登州营。要命的是黄龙不争气,别说制衡了,自保都成问题。

关键时刻,一个声音很尖锐,开口也是一声叹息:“这个黄龙,也真是的。徒费朝廷的钱粮,遇事则完全不济。如此昏聩,怠慢国事,咱家是一定要参他一本的。”

还是太监办事靠谱啊,收了银子就一定把事情给你办好。痛心疾首的吴直,一脸的义愤,脑子里浮现的却是昨晚上,有人送来的一张五千银圆的支票,还有一张小纸条。请放心,小纸条已经烧成灰了,鬼都不会知道这个事情发生过。

有人先下了刀子,还是个监军,大家就能踊跃发言了。

“黄龙无能,靡费钱银而不能战,留之何用?”

“万余精兵,区区旅顺而不能守,黄龙该杀。”

“各位,别忘了,孔有德之乱,殷鉴不远啊。”

一番热闹,人人踊跃的发言之后,大家都很轻松的把眼睛对着陈燮。就连孙元化也觉得解脱了,甚至心里还在感激陈燮。

这个时候,陈燮才笑着站起,四下拱手,笑道:“三日之内,我军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