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2 / 2)

忙活到深夜,大军才在野外的营地里夜宿。等候夜不收的消息,这时候关键的是,多铎不跑。这货真要玩命的跑,陈燮还真的不好说能追上。多尔衮一跑,怕是卢象升那边也要落空,唯一的可能就是陈燮在后面追,能打掉多铎的一些断后部队。

又一个清晨来了,大获全胜的陈燮,却没有好心情了。因为夜不收带来的一个坏消息,多铎丢下了数万人口和大量的辎重,全速北窜。陈燮的计划落空了,听到这个消息,陈燮很是懊恼。多尔衮这家伙,真是太讨厌了。非要找登州营玩命,命是玩掉了,也断了陈燮全歼清军的计划。以步兵为主的卢象升,根本就没有堵住清军的可能。指望沿途的明军,还是趁早洗洗睡吧。

陈燮也只好派人去追卢象升,告诉他这个消息。然后自己带着骑兵往高邑去,到了高邑,发现让他哭笑不得的一幕。清军是走了,但是抓来的十万百姓,乖乖的在城里呆着,大批抢来的物资,多铎也销毁,直接带兵跑路了。这些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救了。

陈燮算是发了一笔横财,两千多车的粮食、布匹、茶叶、生铁。叫来吴三桂等人,让他们留下几个人配合登州后勤军官处理这些东西,主力立刻北上,追击多铎。

陈燮追的够快了,人人双马的多铎跑的更快。等到陈燮追到卢沟桥的时候,才知道多铎已经过桥两天了。这还追个屁啊,陈燮率部在卢沟桥休整,派人去京师报信。等了一天,将岸和杨廷麟才赶到,黄花菜都凉了。提起这个事情,陈燮就懊恼不已。杨廷麟还安慰他:“这怪不得你我,多铎断臂求生,倒是个人物。”

陈燮对杨廷麟道:“既然没能追上多铎,那就不追了。伯祥进京去报信,我带着人往东走山海关。亲自去端了黄太吉的老窝,把这小老儿抓了,献于君前。陛下那边,还请伯祥解释一下,不是不想进京面圣,实在是战机稍纵即逝。不敢耽搁!”

杨廷麟没有立刻去京师,而是在卢沟桥又等了两天,看见卢象升后,告诉他这个事情。听说陈燮已经率部走山海关了,卢象升不知道该说啥才好了,微微哆嗦了好久才道:“比起陈思华,你我应该羞愧啊。”

多铎绕过京师,可谓惊吓不小。朱由检气的大骂各路兵马无能,却也改变不了丝毫。七万多的清军啊,打死京营都不干开城门。目睹着清军绕城而遁,过了三日,才看见赶到的卢象升和关宁军。

朱由检亲自站在城头上问话,得知清军确实是被打败,多尔衮的脑袋都带来了,这才大开城门,亲自迎接。卢象升见了朱由检,跪拜之后起身道:“陛下,有资格接受您亲自出迎的人,不是臣,而是陈思华。”

朱由检好奇地问:“既然如此,朕怎么没见着陈爱卿,他人呢?”

卢象升指着山海关的方向道:“他带兵往东走了,说是要亲自端了建奴的老窝,生擒黄太吉,献于君前。”听到这一句,朱由检浑身一颤,觉得全身的血都沸腾了。

激动的不能自已,朱由检潸然泪下,仰面良久,微微颤抖道:“陈思华,朕必不负卿!”

第四百二十四章 再提封爵

武英殿,再次面对卢象升这个主战派的时候,主和的高起潜死了,陈新甲在外,还不知道清军已经被打败跑路。就剩下一个杨嗣昌,就算他长了一千张嘴巴,这个时候也无话可说。

卢象升看着沉默的杨嗣昌,想起陈燮的一句话:“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各位爱卿,眼下的局势,下一步该如何?”朱由检的心情从来就没这么好过,脸上的笑容根本就没停过。

“陛下,陈大人走之前曾言,当前之际,安内为上。张献忠、罗汝才,反复之辈,不可信之。当以重兵围困,迫使其解散人马。熊文灿只管招抚而放任其安逸休整之举,必然再起祸乱,不可不查也。”卢象升上前,手举笏板说话。

杨嗣昌的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死死的盯着地板不说话。这番话看似在肯定他的安心为先的举动,实际上是在挖坑埋人。熊文灿是杨嗣昌举荐的,一旦招抚出了纰漏,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复叛,眼下的这个局面,杨嗣昌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很简单,皇帝可以不用他,照样有人可以用。卢象升可以用,陈燮也可以用,甚至杨廷麟都可以用。

崇祯当这个皇帝,别的本事没有,内阁的这些成员,把持的很到位。之前的内阁是杨嗣昌独大,现在这个内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复起之后的周延儒,最大的对手现在就是杨嗣昌,他可是一直盯着杨嗣昌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周延儒没法开口说话,因为当初杨嗣昌主张议和,他没有说话,默许了。要算责任,他也是有一份的,甚至皇帝都有一份。

“卢卿之奏,朕准了。外廷应做出相应的布置,确保张、罗等不再反叛为要。”朱由检答应的很干脆,现在他最信任的人,大概就是陈燮了。现在不过是个开场白,还有话要说呢。

“臣代陈思华谢过陛下,臣请陛下开恩,准臣回乡守孝丁忧。臣乃不详之人,此番意在以死报国,多亏陈思华率部来援,放保全性命。如今清军即退,陛下可将军务大事,询于陈思华。臣在朝中,已无大用,祈返乡全孝义。”卢象升又来了,要回家守孝。

这一次,朱由检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点头道:“卢卿,是朕对不住你。”当着百官说这句话,可见朱由检此刻的真心。卢象升这种性格的人,自然是感动的五体投地,跪地:“臣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