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陈燮表现出来的坦然,朱由检不禁为之前的窃喜而感到一丝内疚,但是很快就过去了,皇帝哪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当即笑道:“朕也来捧个场,今天在场的,每人赏银十两。”他这一开口,其他人都跟着道谢,实际上心里在叫苦。皇帝这个穷鬼,每人赏银才十两,陈阁部怎么好意思超过皇帝啊?
果然,周皇后也跟着凑趣道:“陛下赏银十两,臣妾就只能赏银九两了。”陈燮心里暗暗的不屑,果然是老朱家的人啊,一个比一个抠门。没法子,他也只好笑道:“臣只好赏八两了。”这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太医了,他先拿了一笔赏,一块怀表,一千多两呢。
因为朱媺娖的事情,宫里一阵喜庆,田贵妃那边送礼的事情,自然作罢了。让人给抬过去就行了,朱媺娖没可能走这一趟的。不等东西送到,田贵妃倒是主动地来了,还带来了一些滋补的礼品。先给皇帝行礼,再给周皇后行礼,然后才开口道:“一早起来就听见喜鹊叫,原来是宫里来了贵客。刚听说坤兴公主有了喜,赶紧来给公主和阁部大人道喜来了。”
很难得的,田贵妃姿态摆的很低,这是看清楚形势之后的必然结果。这会她也不指望朱慈烺的太子被废掉的事情了,就指望朱慈烺上台后,能饶过她们母子。关内不封王了,封到关外的话,想做手脚那就太容易了。
陈燮跟她没有什么仇恨之说,对田贵妃倒是非常的尊敬,没有丝毫的怠慢。一家人看起来其乐融融,田贵妃呆了一会就告辞走了,朱由检也拉上陈燮走人,还有话继续要说。
宫里呆了一天,把该说的话都打了招呼,晚上朱媺娖还被周皇后留下来过夜,陈燮只好自己一个人回去。要说周皇后的举动,实际上有点过了,没那个必要。太着相了!不过仔细想想,谁在皇后的位置上,为了自己儿子的大位,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吧?
回到陈府也不消停,柳如是一脸的幽怨,这一晚上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次日一早,一波一波的人来道喜,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的朱媺娖有喜的消息,送礼的人是一个接着一个。好在这些官员都不是自己来,派个家人送来帖子,没有在年边上给陈燮找麻烦。
第五百八十二章 惩罚之战
在京师过年特别没意思,不爱虚礼的陈燮,不得不东奔西走,大年初一一早就得起来进宫,跟着给各路祖宗神仙磕头,祭祀活动一个接一个,忙了一个白天。初二开始,坐在家里客人不断,大学士都这个情况,各路官员都来拜年,也不多做,就是喝杯茶就走的,这么都能混一天,喝了一肚子的茶水。
初三开始,二品以上的同僚之间走动拜访,除了值班的内阁大臣,其余的陈燮都得去串门。不是他愿意去,这是礼。很快京师里的各位一二品大员的家属们,都把陈燮当做最受欢迎的客人。这货上门不空手,带来的都是紧俏物资。什么最新款的化妆品,最新款的布料,怀表都送出去十几块。这些东西,在京师就算花大价钱,你也未必能买的到,为啥?限购!
比如怀表吧?京师里的联合百货,预定的单子都排到一年之后了。你还别叫唤,每个月就卖两块。为啥会这样,一开始这玩意走的就是这个路子,饥饿营销,往死贵里卖。
一时间陈老爷在京师可谓好评如潮,十五之前的半个月内,没少结交“朋友”。
朱由检下旨,上元节放灯三日。从正月十三开始,放到十五日夜子时。多少年了,京师难得没有宵禁,憋在闺中的少妇少女们都疯了。就这三天,可以肆意的放纵,再想闹腾,你得等乞巧节了。就那天,还是闺中待字少女的节日,嫁了人的你还是该怎么样怎么样。
一夜鱼龙舞!没有暮然回首,也没有灯火阑珊处的佳人如玉,陈燮乖乖的呆在家里陪着一妻一妾。正在收拾行装的朱媺娖,一边收拾一边掉泪,柳如是在一边劝也没用。其实柳如是也想跟着去,陈燮给回绝了,这是去打仗,不是去旅行。她可不是红娘子,没那么彪悍的人生。这一夜,说了好多的话,别人正在热闹的事情,他们在道别。
晨起,近卫们悄悄的起来,带上准备好的形状,默默的伫立在门口等待。两个女人相送到门口时,陈燮便拦着她们道:“早晨凉,回吧。”
翻身上马,挥挥手,决然转身,一夹马腹,塔塔塔的马蹄声脆的酸牙根。五十近卫护着陈燮,快马如龙,在这个清晨离开京师。早早起来的朱由检,这会正在梳洗收拾,准备早朝。
“大伴,你说,这会陈思华出了京师没有?朕觉得,没必要走的那么急嘛。”朱由检语气总的不舍倒是真诚的,王承恩在边上笑道:“万岁爷,阁部不但是跟文臣,还是个大将军。在内,他是文臣,可以不疾不徐,在外,那行的是军法。”
“朕知道,就是觉得他这么一走,能不能赶回来看见坤兴生孩子,都是个问题了。”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朱由检才会再次意识到,陈燮这些在外面带兵打仗,东征西讨,经历了无数的风霜血雨。才意识到,他这个皇帝,有这么一个臣子,是何等的幸运。
“遥想当年,朕初登大宝,何等的情怀豪迈,意气风发。平了魏忠贤这个奴才,朕以为从此能大展宏图,不想先有辽东之变,后遇建奴扣关。大好河山,在建奴的铁蹄下呻吟,当是朕就盼着广宁铁骑,盼着袁崇焕回来,横刀立马的大将军,如张翼德在当阳桥上大喝一声,建奴便抱头鼠窜。可惜啊,朕没有看见这样的大将军,更没有看见建奴在广宁铁骑面前狼狈败走的一幕。后来祖大寿东去,永定门一战,不堪回首啊。大伴,你可知道,当是朕怎么想啊?”王承恩哪里敢回答这个问题啊,笑道:“奴婢怎么能猜的到万岁爷的心思?”
“朕当是就在想一个事情,这大明的天下,文臣多如星辰,武将如云,总能出一个长坂坡的赵子龙吧?你还真别说,真的就出来了一个陈思华。国家到了如此地步,我辈军人,除了为国家去去,别无其他选择。”这话,朱由检能记一辈子,这可是当时建奴的铁骑在北直隶如入无人之境的时刻,这可是当时群臣束手的时刻听到的一句话。
然后,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